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寵物>哪些日常用品對貓有毒?

哪些日常用品對貓有毒?

時間:2019-06-25 17:40:3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寵物

除瞭明顯的毒物以外,貓也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可能碰到的一些物質侵害。那些物質幾乎都是現代化學制品,因為對我們有許多用途,我們便輕率地帶進貓的環境中。我們亟欲清潔我們擁有的世界並加以控制,卻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污染瞭貓的世界。

危害最大的是消毒劑和殺蟲劑。也許我們需要這些東西,不過我們使用時,也應該要想到我們的貓,否則寵物遲早會遭殃。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室內,室外、庭院和農田也一樣,因為現代農業技術進步,受害的不隻是野生動物。

對現今自由自在漫步的貓最大的危險,是嚙齒目動物毒藥的使用。許多人使用各式各樣的老鼠藥,卻從未停下來想,這類毒藥的原始作用是使受害者行動減慢,成為正在狩獵的貓容易下手的目標。換句話說,垂死的老鼠最終很可能進瞭貓的五臟廟。老鼠體內當然還殘留著讓它容易被抓的毒藥,因而會對倒黴的貓造成嚴重傷害。貓吃瞭老鼠之後,可能會開始嘔吐、口吐白沫、走路搖搖晃晃,身體狀況一團混亂。貓的心跳可能會加速或變弱,呼吸沉重又費力,最後可能會抽搐或開始出血。如果它吃的老鼠中毒很深,它也可能死亡。

另一個危險來自使用量高(例如用在草皮上)的傢事粉末及噴劑。如果貓躺在含有除草劑的草地上,然後又仔細清理毛發,將會輕易地吃進毒藥,這很令人擔憂。而在室內,貓躺在地板或其他表面上時,各種化學殺蟲劑、消毒劑及傢具清潔噴劑也可能會沾染到貓毛上。接著,因為貓有潔癖,它會用舌頭清理毛發,而意外將這些“實用的”化學制品帶進身體系統。劑量輕微的話還沒什麼大礙,但在傢庭環境中,許多人狂熱追求清潔衛生,讓不幸的寵物多少處於危險中。

我們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不自覺地以為隻要對我們無害或有利的東西,對貓咪一定也一樣。我們用的某些止痛藥,對貓可能有害,即使是像阿司匹林這樣溫和又普及的藥物也是。如果我們把貓過度擬人化,開始喂以人吃的藥品,雖然我們努力對它好,實際上可能是害瞭它。當貓生病時,我們應該聽從獸醫的建議。

貓咪

有時候,譬如聖誕節或特別聚會,有的人會在傢貓的牛奶中加酒請它喝,以為這樣很有趣。大多數的貓會拒絕參與這樣的慶祝,但如果貓喝瞭,很快就會受害。我們人類的消化系統會與酒精掙紮,但是恢復得很快,而且對於施加在長期受苦的內部器官的可疑物質,我們的解毒功能很強。反之,貓的消化系統在這方面就不夠成功,而且常常無法打敗食物中的危險成分以免於受害。正如貓無法妥善處理營養較低的蔬食飲食,貓也很難應付酒精(即使是適度分量也不行),而且可能會開始嘔吐、虛脫,甚至陷入昏迷。傢貓適合清醒節制。

最後,有一種古老的天然毒藥可能會讓沒經驗的貓飽受折磨。當年輕的成貓在春天大膽進入花園冒險時,興奮地發現有一種獵物難以置信地好抓,那就是到處都很常見的蟾蜍。蟾蜍獨自笨拙地跳著,也不會突然飛奔尋求掩蔽。貓看到這誘人畫面立刻停瞭下來,猛撲過去,將利牙咬進獵物身體。不久後,貓會陷入急性的痛苦癥狀:嘴巴變得又紅又腫,開始作嘔和流口水。這隻過度活躍的貓已經學會花園生活的一則教訓:切勿捕殺蟾蜍。

蟾蜍雖然沒什麼特別處,行動緩慢又笨重,任何掠食性哺乳動物或鳥類都會認為它很好捕捉,但它卻存活瞭數百萬年之久,因為它已演化出一種特別強的毒藥—蟾毒它靈(bufotalin)。毒物存在於覆蓋在蟾蜍皮膚上表面的大疣內。這些疣對人類並不危險,因為隻有蟾蜍受傷害時才會滲出有毒液體。如果貓或其他粗心的掠食動物狠狠咬瞭蟾蜍一口,疣會滲出毒物進入攻擊者緊咬的下巴。蟾蜍很快會被吐掉並逃跑,如果幸運,它隻會受到一些輕微穿刺傷。值得註意的是,在蟾蜍相厚頸部上方兩側的兩個最大的疣有毒;那個位置也正是貓用犬齒施展致命咬合最喜歡瞄準的地方。

事實上,這兩個疣大到看起來就像是蟾蜍眼睛後方的長型腫瘤,上面覆滿細孔,毒液就是從這些細孔滲出來。請記住,這種毒液隻要二十毫克就足以殺死一隻狗,對貓同樣會造成傷害。這對輕率魯莽的貓是很嚴重的威脅,也許這也是古老說法“好奇殺死貓”的出處吧。所幸對大多數寵物貓而言,如果真的遇見蟾蜍,貓很快就認識到蟾蜍的味道很槽,試著輕咬一口之後,會迅速葉掉這隻蠕動不已的兩棲動物,而且相同的錯誤下次絕不再犯。隻有真正粗暴的獵食者會受重傷,甚至死亡,因為在初次接觸時,它就用犬齒深深咬進蟾蜍的脖子裡。

最後一個警告事項是防凍劑。防凍劑嘗起來甜甜的,而且貓喜歡其香味。假設有人在冬天一開始時,在車庫裡把防凍劑裝進汽車的暖氣系統,貓進到車庫時,可能會看到地板上有小水法,裡頭有溢出來的防凍劑。如果貓舔瞭一點,乙二醇會造成腎臟無法挽回的損傷,甚至陷入重度昏迷。問題是,水窪通常會在汽車底下,不但難以察覺也很難接近,因此很可能沒清理到。不幸的是,貓小小的身軀很容易進到車子底下的空間,悲劇很容易發生。許多時候,當心愛的寵物生病時,我們會先想到疾病和傳染病,但真正原因可能隻是完全意外的化學制品中毒。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