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狗狗有皮膚病?狗狗常見的皮膚病診斷
蟎蟲寄生在寵物皮下,不是附著在皮膚毛發上,非常之小,肉眼是看不見的。有的傢長以為可以像跳蚤一樣用機械方法除去,這是不可能的,藥物才可以除去殺死。下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並人工繪制的。
蟎蟲
親,再來看看您傢寶貝是否具有下面這些癥狀,如果相似,十有八九是感染蟎蟲瞭:
(1)疥蟎病 本病傳染性極強,病原為犬疥蟎。檢查發現,蟲體主要寄生於耳尖外側。尾根、腳爪。口周圍及眼圈等皮薄毛稀的部位,病變也多發生於此,嚴重者可擴散至全身。表現劇癢。不斷抓撓啃咬,以致患部脫毛、結癡,耳殼邊緣。尾根、腳爪處皮膚增厚,密佈糠麩樣厚痂,取患部痂皮可查見蟎和蟲卵。本病主要通過接觸感染,過度擁擠、陰暗、潮濕等較差的衛生條件會加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人接觸病犬也可感染。
額頭上感染:發紅、脫毛、起痂
腋下腹側感染:脫毛,紅斑,丘疹
(2)蠕形蟎病 由犬蠕形蟎寄生於毛囊、皮脂腺引起。剖檢發現,嚴重時蟲體可寄生於犬的淋巴結和,其它組織內甚至在犬的耳道、趾(指)間也可查到蟲體,由於免疫功能下降常引起全身性形蟎病。調查發現蟲體有大小兩種。大形蟲體平均222.75微米 X 44. 55 微米,小形蟲體平均168.17微米X 39.6微米,大形蟲體致病力較強。。病初犬顏面兩側皮膚潮紅、充血,繼之脫毛並形成許多皺褶,然後擴散到額部、背部、胸腹下甚至全身,患部散佈豆粒大小的丘疹、膿癌疹,並伴有脫毛和皮脂溢出。取患部癡皮或膿汁可查到大量蟲體。單純的蠕形蟎感染一般癢覺不明顯,如伴發真菌或疥蟎感染則癢感加劇。犬自然感染蠕形蟎的比例很高。但發病率約為 10.00%左右。調查發現,本病可通過胎盤傳播,一患病母犬後代 8O%-1OO%發生蠕形蟎病,仔犬一般出生,2月後出現典型性癥狀。蠕形蟎對伊維菌素制劑也能產生抗藥性,因此, 近兩年該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蠕形蟎感染:大面積癬塊、掉毛、丘疹
下圖是長期沒有醫治或者醫治無效,導致嚴重的蟎蟲合並真菌感染,簡直慘不忍睹!
蟎蟲、真菌混合感染:紅腫、掉毛、掉皮、潰爛、出血、結痂
這張圖片可不是想嚇唬您,如果狗狗攜帶的蟎蟲感染您的傢人,結果就是這樣的喲!手癬、腳癬表現有點不一樣的。遇到沒?當然,沒有遇到是好事,不過得預防喲!
蟎蟲、真菌傳染人:手癬和腳癬
(3)耳癢蟎病病原為耳癢蟎,主要寄生於犬耳道內,有時也爬到身體其它部位引起局部損傷。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耳道發炎、充血,耳道內有多量紅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並有腥臭味,耳殼內側潮紅糜爛,犬不斷抓耳撓腮,或用頭磨蹭地面或籠壁,體表散佈拇指蓋大血痂並形成脫毛區。取耳道分泌物壓片,經顯微鏡檢查可見大量耳癢蟎和蟲卵。檢查發現,臨床上所見的中耳炎多半由耳癢蟎引起。耳癢蟎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
(4)真菌性皮膚病 表現劇癢,大面積嚴 重脫毛,體表散佈紅色丘疹,脫毛區覆蓋油性 厚痂,刮去痂皮裸露潮紅或潰爛的表皮,嚴重 者形成潰瘍。隨著病程延長,患部出現色素 沉著,毛根易脫,毛幹易斷、取患部毛根顯微 鏡檢查,可見毛根萎縮呈高粱穗樣,附有多量竹葉狀小孢黴,毛幹呈管套狀,毛幹周圍包裹著致密的小孢黴。本病常與疥蟎,蠕形蟎混合感染,互為因果,加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毛癬菌引起的皮膚病較少見,臨床可見軀幹、四肢等部位有拇指蓋大小的圓形脫毛區,故又稱“錢癬”,外觀似梅花鹿斑紋,脫毛區內殘留毛根和糠鼓樣皮屑,癢感和皮損不明顯。本病主要因環境潮濕、陰暗、過度擁擠以及抵抗力低下而引起,重度的疥蟎病、蠕形蟎病可誘發真菌感染。
(5)營養缺乏性皮膚病 本病多由飼養管理不當、消化吸收障礙導致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如對犬長期他喂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長期喂給蛋黃或變質飼料可造成維生素C、維生素B、以及硒、鈣等缺乏。患病犬被毛幹枯無光澤,毛易斷易脫,皮膚表面有豆粒大或拇指蓋大小的出血斑,皮屑增多,癢感不明顯。
網兄弟品牌——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正式上線啦!鏟屎官大升級,打造養寵新模式。趕緊掃一掃,成為合夥人,自買省錢,分享賺錢。升級為原始合夥人還能獲得平臺每日分紅獎勵哦!掃碼立即進入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

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二維碼
想及時瞭解更多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輕松分享賺錢的方法,請加微信號:hyxs219(寵仔圈客服),由群主拉入微信群跟眾多寵友交流分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