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貓咪嗎?
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傢的人都養貓。全世界有超過6億隻傢貓,貓咪可分為33個主要品種。在澳大利亞,平均每10位市民就有9隻傢貓;印度尼西亞有3000多萬隻傢貓;法國有800萬隻,是歐洲擁有傢貓最多的國傢。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和斯裡蘭卡且身上有黃褐色斑點的銹斑貓,是貓傢族中最小的,隻有普通傢貓體重的一半,大約有15厘米長,體重不會超過1.4公斤。《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在1986年收錄瞭世界上最重的貓澳大利亞的希姆伊貓,體重達21公斤。到目前為止,這隻貓咪依然是這項紀錄的保持者,它的腰圍是84厘米。先前的世界紀錄創造者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的一隻名叫斯皮斯的貓,在1977年稱量的體重為20公斤。貓咪的視力驚人,隻需要人類看清東西所需光線的1/6。貓最遠可看60米,它們的外圍視力大約能到285度。貓咪出生時既不能看也不能聽,之後需要7~10天才能睜開眼睛。視力和聽覺在長到兩周大時開始漸漸好起來。貓是最懶的哺乳動物,貓咪一天睡16個小時。
如果不睡覺,貓會拿出30%的時間去照顧自己。
貓有靈性,目光敏銳,活力充足,外柔內剛。
雖然有時貓咪給人的感覺好像很傲慢,但是如果你瞭解瞭貓咪的身體語言,你就會知曉其實貓咪是一種渾身充滿感情的動物。貓咪大部分時候都是使用身體語言來溝通,所以瞭解瞭貓咪身體不同部位所表達的信息,就能讓你更瞭解貓咪的感受,並能增進你和貓咪的感情。
一些人認為貓隻會以咕嚕聲、喵喵聲以及吼叫聲互相交流。實際上,貓有許多的交流方式,它們可以使用聲音、動作、耳朵、嘴以及尾巴交流,而且貓咪還有豐富的交談詞匯。貓媽媽尤為如此,因為貓咪需要使用各種聲音與小貓交流,並對小貓進行教導和懲戒。貓高興或滿意時會發出咕嚕聲,且不同貓發出的咕嚕聲差異很大。我們很容易將咕嚕聲和刺耳的吼叫聲區分開。而這種吼叫聲是抵抗入侵者時發出的。
貓發出的喵喵聲主要是為瞭吸引別人的註意力。如果喵喵聲短促而且音調很高,則表示貓正在屋中尋找自己的主人。如果喵喵聲持久而洪亮,則表示貓想要開一扇門,或想吃東西。而貓如果被關在籠子中,或被踩到瞭尾巴則會發出憤怒的大叫聲。
當貓坐在窗臺上觀察外面的鳥的時候,會發出一種介於喵喵聲與咕嚕聲之間的一種咋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