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貓咪的生理特性
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系統瞭解貓咪的生理特征。
1.貓的牙齒與其他動物不同,共有30顆牙齒,12顆不大的門齒(上下頜各6顆),4顆銳利的犬齒,其餘為銳利的假白齒和真白齒。通常上頜的後假臼齒和下頜的第一真白齒粗大,因而命名為食肉齒。貓的牙齒特點,使貓便於吃魚骨頭等硬性食物。傢貓舌上的絲狀乳突有較厚的角質層,成倒鉤狀,便於舐刮附在骨頭上的肉。
2.貓是單室胃,腸道較兔稍長,盲腸很細小,隻能見到育端有一個微小的凸起。肝分五葉,即右中葉、右側葉、左中葉、左側葉和尾葉。肺分七葉,即右肺四葉、左肺三葉。
3.雌貓乳腺位於腹部,有四對乳頭。有雙角的子宮。雄貓的陰莖隻在勃起時向前,所以在泌尿時,尿向後方排出。貓和兔屬典型的刺激性排卵動物,隻有經過交配的刺激,才能進行排卵。貓屬於“季節性多次發情”動物。懷孕期為60~68天,哺乳期60天,性周期14天。
4.貓的大腦和小腦較發達,其頭蓋骨和腦具有一定的形態特征,耐受力性也強。平衡感覺好,反射功能發達,瞬間反應敏銳。
5.貓的循環系統發達,血壓穩定,血管壁較堅韌,對強心甙比較敏感。貓的紅細胞大小不均勻,紅細胞邊緣有一環形灰白結構,稱為紅細胞折射體(RE),正常情況下,10%的紅細胞中有RE體。
6.貓對嗎啡的反應和一般動物相反,狗、兔、大鼠、猴等主要表現為中樞抑制,而貓卻表現為中樞興奮。貓對嘔吐反應靈敏。貓的呼吸道黏膜對氣體或蒸氣反應很敏感。貓對所有酚類都敏感,如對殺蠕蟲劑酚噻嗪非常敏感。
7.貓在正常條件下很少咳嗽,但受到機械刺激或化學刺激後易誘發咳嗽。
8.貓是肉食動物,飼料應有較大比例的動物質飼料。
9.貓的眼睛與其他動物不同,貓咪能按照光線強弱的程度靈敏地調節瞳孔,白天光線強時,瞳孔可以收縮成線狀,晚上視力很好,所以傢貓在晚上出來捕食野鼠。貓的大網膜也非常發達。
10.貓正常體溫38.0~39.5度,心率120~140次/分,呼吸頻率20~30次/分,潮氣量12.4毫升,通氣率322毫升/分,耗氣量710立方毫米/克活體重,食量113~227克/隻/天,飲水量100~200毫升/天,排便量56.7~227克/天,排尿量20~30毫升/公斤體重/
天,收縮壓120~150mmHg,舒張壓75~100mmHg,紅細胞6.5~9.5百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7~15.5g/100毫升,白細胞9~24千/立方毫米,血小板25萬/立方毫米,血量占體重的5%,全血容量47.3~65.7毫升/公斤體重,血沉3mm(1小時),循環血量57±1.9毫升/公斤體重。
11.貓舌頭表面很粗糙,是貓舌頭表面有很多獨特的乳頭狀突所致,而這些乳頭狀突都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貓咪舌頭表面由黏膜覆蓋,其表面黏膜隆起,形成各類乳頭。中間有一條縱向淺溝,舌腔面及外側緣光滑,質地也很柔軟,沒有乳頭。貓舌頭表面的乳頭可分為三類,即絲狀乳頭、菌狀乳頭和輪廓乳頭。其中舌的絲狀乳頭數量很多,表面被一層很硬的角質層膜覆蓋著,尖端向後,呈挫齒狀。這種乳頭是構成貓舌頭表面非常粗糙的主要因素。菌狀乳頭主要位於舌的兩側及後部,在舌邊緣對著輪廓乳頭有一行特別大的菌狀乳頭。輪廓乳頭粗短,每個乳頭被一溝包圍著,溝又被隆起的皺褶所環繞,集中靠近舌根,呈“V”字形排成兩行,每行2~3個。這些乳頭也是造成貓舌頭表面凹凸不平、粗糙異常的原因。
貓咪舌頭上的絲狀乳頭主要用來采食,使舌的表面頗似銼刀,可把肉從骨骼上分離下來,甚至能把骨頭的表面銼平。但是,這些向後傾斜的乳突對貓也有不利之處,即凡是進入口腔的食物隻可咽下,不能返逆,因此常因誤咽一些尖銳物體諸如鋼針、發卡、雞骨和魚刺等,造成胃腸內部的創傷。貓咪的舌頭並非僅用在幫助咀嚼食物上,還能用來理毛和舔傷口,從而使被毛光澤漂亮,招人喜歡,並可防止傷口感染。貓咪的舌頭很長,還能彎曲形成勺狀,以便於舔喝液體。還可舔除被毛上的污垢,梳理雜亂被毛,使其舒展平順。此外還能捕捉身上的跳蚤、虱子。
12.貓的胡須又叫觸須,富有感覺性能。在黑暗中,胡須可彌補貓視力的不足,起到代替眼睛的作用。在一定距離內能感知物體的存在。有人做過試驗,把貓的胡須剪掉,貓在夜間捕鼠量減少,甚至不能捕鼠。一般認為,貓咪的胡須是通過空氣振動的變化來識別感知物體的。也有人認為貓的眉毛、前肢腕關節背面的一簇觸毛、耳後和脊背兩側的柔毛也有感覺功能。
13.貓咪的味覺器官是位於舌根部的味蕾和軟腭、口腔壁上的味覺小體。貓不僅能感知酸、苦、辣、咸味,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還能品嘗出水的味道,這一點是其他動物所不及的。不過,貓對甜味並不敏感。總的來說貓的味覺還不是十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