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貓咪做絕育手術好不好?
可能有人會這麼想:“以人類的意志來決定貓咪是否能生養下一代,這是不是在滅絕‘貓性’?”“貓咪既然原本屬於大自然,那麼就應該讓它們按照自己的天性去生活和繁衍,我們這種剝奪貓咪的生育權利的行為,是不是有於大自然的法則呢?”
然而,持上述想法的人沒有想到這一點:當貓咪被我們人類飼養,和我們在一起生活,成為我們傢庭中的一員時,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瞭大自然,不能算作是野生動物瞭。就像人類現在已經脫離瞭原始的自然屬性一樣,如今的傢養貓咪也正在一步步地遠離大自然,一步步地獲得社會屬性。
早在貓咪還沒有進入人類傢庭的年代,在大自然中生活的野貓每年發情的次數並不像今天這麼多。即便偶爾發生瞭交配行為,母貓平安無事地度過“二月懷胎”並成功“一朝分娩”的概率也遠遠低於今天。而且,就算貓寶寶順利出生瞭,能夠頑強地存活下來並茁壯成長的也是鳳毛麟角。這主要是因為野貓無法得到充足的食物。
我想,所謂“野生動物”,就是在這樣一種艱苦的自然條件下生存著的動物吧。所以,野生動物哺育下一代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們隻有在食物充足、營養狀況良好的時候,才會“夜夜笙歌”,沉溺於“魚水之歡”中。野生動物的這種繁衍方式既出於它們的本能,也便於它們完成生養下一代的使命。
但是,這種繁衍方式並沒有隨著貓咪逐漸進入人類的傢庭而慢慢消亡,反而被作為動物的本能保留下來瞭。在我們的精心呵護下,貓咪們一年到頭都不用為溫飽發愁,但是這時,它們的本能會告訴它們:“過瞭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啦。”於是,在發情期裡,它們便會瘋狂地尋找交配對象生兒育女。由於食物過於充足,生存條件過於寬松,今天傢養貓咪的子孫後代的成活率遠遠高於過去野生狀態下幼貓的成活率。這樣一來,我們會發現,身邊突然就“貓滿為患”瞭。如果對貓咪的繁衍生息不加以控制,任其發展,恐怕貓咪將來的生存環境會遠不如現在,倒不如趁早給它們做個絕育手術瞭。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正在發生改變。同樣,貓咪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如何讓貓咪過上幸福的生活呢?我認為,就是要讓貓咪的生活方式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所以,給貓咪做絕育手術,恐怕就不能算是滅絕
“貓性”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