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寵物>哮喘、心臟病、失眠、焦慮、社恐……竟然是因為你沒有養寵?!

哮喘、心臟病、失眠、焦慮、社恐……竟然是因為你沒有養寵?!

時間:2019-12-07 11:02:5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寵物

試想一下,當我們經過一整天的緊張工作回到傢中,如果有一個開心的“四腳”朋友在門口迎接,並且不時給一個大大的微笑的話,那肯定是極好的緩解疲憊方式。

的確,擁有寵物無疑是一生中最大的樂趣之一,它們給我們提供瞭“陪伴”和“笑容”。不過,養寵的好處並不僅限於此。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飼養寵物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具有莫大的裨益,那麼具體的益處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降低哮喘患病率

有關兒童哮喘的一組數據——在美國,超過680萬兒童患有哮喘,占據總數的9.3%——患有哮喘的孩子經常抱怨胸痛或無法呼吸 而早期的研究表明,在農場長大後,兒童患哮喘的風險降低瞭大約一半。在他們的分析中,研究小組使用註冊表數據獲取瞭有關狗和農場動物的信息,以及學齡前/學齡兒童的哮喘用藥和診斷信息。

在這些兒童中,有5%的學齡前兒童發生瞭哮喘事件,並且在隨訪期間觀察到28,511例哮喘。同時,在學齡兒童組中,有4.2%的人在7歲時患有哮喘。對比結果表明,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年,養狗樣本的哮喘風險降低瞭13%。此外,接觸傢畜的學齡兒童哮喘風險降低52%,學齡前兒童哮喘風險降低31%。 研究人員解釋說,住在農場的孩子和和狗在一起的孩子經常與“微生物和內毒素的數量和多樣性增加”接觸,這“有可能降低得哮喘的風險以及傳染病的負擔”。

之後,一項發表在《Microbiome》雜志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在出生前和出生後3個月內接觸傢養寵物的兒童,其腸細菌能夠發生顯著改變,相應地,兒童的過敏癥狀也會降低。 此類研究結果支持“衛生假說”。該假說認為,早年更多地接觸病原體和潛在的過敏原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從而可能增加以後對過敏反應的耐受性。

有利於心臟健康

在死亡的人中,70%以上的人死於非傳染性慢性病。其中最大的單一殺手則是心血管疾病,即與心臟和動脈有關的疾病。每3個人中就有1人死於與心血管有關的疾病。我們知道,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健康飲食和定期運動,對於減少心臟病的危險因素至關重要。但是大傢是否知道寵物也可以保護心臟健康呢?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在2013年發表的科學聲明得出的結論是,養寵物,尤其是狗,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表明,養寵物可以幫助提高健身水平,緩解壓力,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並提高整體幸福感和幸福感。同時寵物還會帶來心理上的支持,這是保持健康作息習慣的重要因素。

遛狗的人比不遛狗的人每天平均多運動30分鐘 德克薩斯州休斯敦貝勒醫學院的合著者格倫•萊文說,這項發現可能部分歸因於運動量的增加。研究表明,與普通人群相比,平時養狗的主人更加容易達到體育鍛煉的標準(可能性要高54%)。此外,研究表明養寵物的人群血壓,膽固醇水平都會降低,並且肥胖的發生率也明顯更低,這都有益於他們的心臟健康。

減輕焦慮和壓力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2015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傢中有寵物狗的孩子在進行焦慮篩查時呈陽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此前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發現,與沒有與寵物狗玩伴的孩子相比,有寵物狗的孩子在與“同伴”互動時,其“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較低。

佛羅裡達大學蓋恩斯維爾分校文理學院的研究負責人解釋說:“與寵物狗有積極的互動行為的孩子,其皮質醇水平要比其他孩子更低。” 同時,寵物的緩解壓力的現象不僅限於犬類。2014年發表的研究發現,騎馬和照顧馬匹同樣有助於降低皮質醇水平並緩解青少年的壓力。

改善心理健康

據估計,精神疾病在美國每年影響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其中抑鬱癥,躁鬱癥和精神分裂癥是最常見的疾病。 據研究數據表明,在有和沒有寵物狗的孩子之間,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篩查時間或體育鍛煉沒有差異。但是在58%的在傢中有狗的孩子中,有12%的人在焦慮篩查中呈陽性,而沒有寵物狗的孩子中有21%。

雖然養寵物不能治愈精神疾病,但有輔助作用。研究發現,被診斷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寵物主人中,有60%的人認為寵物對控制他們的癥狀“很重要”。同時,攜帶寵物的參與者表現出更大的控制感、安全感和常規感。 研究結果顯示,寵物也可以幫助減少抑鬱癥,以至於許多組織認識到動物輔助療法是治療抑鬱癥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有效療法。

研究人員建議:“與一隻友善的狗進行互動還可以降低皮質醇水平,這很可能是通過催產素的釋放,從而減輕瞭對壓力的生理反應。這些荷爾蒙效應可能是動物輔助療法和愛犬觀察到的情感和行為益處的基礎。”

加強人際關系和社交能力

大多數寵物主人與他們的毛茸茸的朋友有著特殊的聯系。實際上,統計數據表明,超過66%的狗主人和56%的貓主人認為他們的寵物是傢庭成員。 根據最近的研究,這種與寵物的關系也可能對我們的其他關系產生有益的影響。例如,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養寵物的人與非養寵物的人相比,他們與戀人的關系更佳。

照料寵物也可以提高其社交能力。2014年發表在《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對動物的照顧投入更多時間的人,社區活動參與度往往更高,並且更有可能發揮領導作用。 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在青春期與寵物接觸程度更高的成年人表現出更大的同情心和對成年期的信心。

對於自閉癥兒童而言,研究表明,傢養寵物可能是有益的。哥倫比亞密蘇裡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自閉癥兒童在與狗同住時會表現出更大的自信。 研究人員解釋說:“更重要的是,數據顯示,傢裡有任何寵物的孩子,他們更有可能主動進行自我介紹,詢問信息或回答別人的問題等。這種社交技巧通常對於自閉癥孩子來說是困難的,但是這項研究表明,如果孩子與寵物一起生活,他們的自信心就會更大。”

更好的睡眠質量

養寵物的朋友是不是經常會有自己的貓狗賴在床上不走,最後不得不“同床共枕”的經歷呢?

臥室裡的寵物可能會帶來安全感/放松感 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睡眠醫學中心對150名患者進行瞭調查,其中74名患者報告擁有至少一隻寵物——主要是狗和貓。研究人員收集瞭各種信息,包括是否允許寵物在臥室和床上睡覺,以及寵物是否對睡眠造成幹擾。

大約56%的寵主表示允許他們的寵物在臥室或床上睡覺 研究表明,與寵物“同床共枕”實際上可以改善睡眠。MNT在2015年報道瞭一項此類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在所有允許其寵物在臥室或床上睡覺的寵主中,有41%的人群表示自傢的寵物並沒有表現出破壞性,甚至由於有寵物的存在而帶來瞭安全感、陪伴感和放松感,他們甚至報告稱睡得更“香”瞭。

瞭解瞭這些之後,養寵物的大傢是不是對生活更有信心瞭呢,對於身邊沒有寵物的朋友,是不是也想給他“洗腦”一下?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生物谷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