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寵物>科普篇||教你認識體外寄生蟲

科普篇||教你認識體外寄生蟲

時間:2020-01-04 15:48: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寵物

現在身邊養寵的人越來越多,貓、狗、兔……其實隻要是溫血哺乳類動物都難逃寄生蟲的困擾(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然而,大傢對寄生蟲瞭解都不多,也不知道到底都有哪些寄生蟲~小呆整理瞭一下,一起來看看吧!(體外寄生蟲篇)

什麼是體外寄生蟲?

寄生蟲是指寄生在動物表皮外或皮膚層的寄生蟲,牠們靠吸取宿主養分生存。小寵常見的體外寄生蟲有跳蚤、虱子、蜱蟲、疥蟎、蠕形蟎、耳蟎等。

為什麼要祛除體外寄生蟲?

1、會使寵物抵抗力下降——體外寄生蟲靠奪取宿主的養分生存,感染的小寵長時間處於營養缺失的狀態,機體抵抗力下降,極易生病。

2、會傳播多種疾病——更可怕的是,寄生蟲體內有多種的病菌和病原體,且在多種宿主來回傳播,小寵被叮咬後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並發癥和傳染病,危及生命。

3、會導致嚴重皮膚病,騷擾休息——大量體外寄生蟲長時間叮咬會損壞表皮細胞健康,再加上蟲體分泌物、排泄物刺激皮膚,就會引起寄生蟲性皮膚病,令感染的小寵每時每刻都瘙癢難忍、十分痛苦,難以休息。

4、會威脅主人健康——某些種類的寄生蟲人和動物都有可能感染,若不加驅除任其發展,會直接威脅到人類健康。

重點防范哪些人畜共患寄生蟲?

跳蚤

傳染指數:★★★★★

繁殖能力:★★★★★

表現癥狀

寵物抓撓頻繁,身上經常出現或者掉落黑色小顆粒。可將這些黑色小顆粒放在紙巾上滴水看是否溶解成血紅色,如果變色說明很可能是跳蚤吸血後的排泄物。跳蚤叮咬時會將具毒性的唾液註入宿主體內,引起皮膚炎癥,讓寵物瘙癢不安、抓撓啃咬、脫毛。人極易感染,被叮咬後也會造成發炎發癢的紅色腫塊,嚴重時會導致過敏性皮炎。

而且跳蚤的繁殖能力很驚人,如果在寵物身上發現一隻跳蚤,意味著有數以百計的跳蚤蟲卵、幼蟲存在於傢庭環境中。所以一旦發現,在驅蟲的同時也一定要對周邊環境做徹底強力的清潔。

虱子

傳染指數:★★★★

繁殖能力:★★★★★

表現癥狀

吸血寄生引起寵物脫毛,瘙癢不安,皮膚會出現小出血點、小結節,甚至化膿。

虱子以分為毛虱和吸血虱,毛虱以毛和表皮碎屑為食,吸血虱顧名思義會吸血,相同的是它們都會造成宿主表皮的損傷和感染,引發強烈的癢感,嚴重時會大片脫毛、紅腫。虱子通過直接接觸可傳染給人,在人體表外繁殖,令人渾身上下奇癢無比。

蜱蟲

傳染指數:★★★

繁殖能力:★★★★

表現癥狀

蜱叮刺吸血可造成局部皮膚充血、水腫、急性炎癥反應,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吸飽血的蜱蟲如黃豆大小,肉眼可見。

蜱蟲的危險性極大。它以吸血為主,最大的危害是能夠傳播多種致病菌和病原體。它的吸血量極大,有些硬蜱可一次吸血數天紋絲不動,若寵物感染嚴重,會營養不良、貧血。

雌蟲繁殖時會脫離宿主,在周邊環境產卵,一次可產數千枚,孵化後的幼蟲會伺機尋找經過的宿主。所以寵物感染瞭蜱蟲,主人也少不瞭被咬。人類被蜱蟲叮咬後有幾率引發蜱蟲病等高度危險的急癥和萊姆病等嚴重慢性並發癥。

蜱蟲喜愛潛伏在戶外雜草中或樹上,相對於不愛出門的寵物,經常出門玩兒的寵物更容易感染蜱蟲,特別是愛去草地玩的寵物。夏季是寄生蟲最多的時候,建議盡量少帶寵物去草叢裡玩,避免感染。

除此之外還有蟎類寄生蟲,它們肉眼難以看到,不像上面幾種寄生蟲在體表外以吸血為生,而是寄生在宿主的皮膚內,一樣會給寵物帶來極大困擾,但對人的威脅不大。

芥蟎

傳染指數:★★★★★

繁殖能力:★★★★

表現癥狀

引起寵物劇烈瘙癢,多先發於頭面部、肘部、耳部、胸部,後遍及全身,寄生部位皮膚發紅有疹狀小結,皮膚增厚和結黃色痂皮。

“皮膚挖掘機——疥蟎”

疥蟎寄生於皮內,牠鉆進宿主表皮挖掘隧道,在隧道內產卵,孵化成幼蟲;幼蟲們長成後鉆出體表,繼續打洞進化為若蟲;若蟲在皮膚內挖掘淺的隧道,蛻變為成蟲,然後繼續繁殖,可謂一生都致力於打洞,感染疥蟎的寵物表皮自然是千瘡百孔。

疥蟎有多種,狗狗感染的是犬疥蟎,感染時會因劇癢摩擦而出現嚴重脫毛;侵害貓咪的則是背肛蟎,嚴重感染時常會引起死亡。疥蟎傳染性極強,犬疥蟎可以暫時地侵襲人,引起皮膚瘙癢以及丘疹性皮炎。兔兔也會感染蟎蟲,是一種以劇癢不安和消瘦死亡為特征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分為癢蟎病和疥蟎病兩大類,不過多數病兔早期治療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蠕形蟎

傳染指數:★★★★

繁殖能力:★★★

表現癥狀

初期毛囊周圍有紅潤的小突起,後期細菌感染會產生小膿腫,導致脫毛、皮脂溢出,並有銀白色具有黏性的皮屑脫落,有惡臭。

蠕形蟎寄生於毛囊和皮脂腺內,多因病犬和健康犬相互接觸而感染。正常狗狗皮膚常有少量蠕形蟎,但不發病。當狗狗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或處於應激狀態時,有可能導致其大量繁殖並發病。蠕形蟎主要發於狗狗,偶爾也能引起貓發病。犬的蠕形蟎一般不會傳染給人。

耳蟎

傳染指數:★★★★★

繁殖能力:★★★

表現癥狀

寵物經常撓耳朵,耳道內較臟,有黑褐色或紅褐色分泌物。

耳蟎常寄生於耳道中,具有傳染性,以幼年居多,貓比犬更容易被感染,兔兔也會感染,若不及時處理,耳蟎會損害內耳道。少數情況也會出現在頭部、頸部和尾部。耳蟎在寵物之間的傳染性很高,傢裡有一隻寵物感染耳蟎,所有的都需要治療。人在極少數情況會因耳蟎出現皮膚泛紅的現象。整體來說,耳蟎對人的影響非常小。

看瞭這麼多蟲子,頭皮發麻真的是!許多傢長不禁想要問?怎麼樣才能預防?萬一感染這麼多寄生蟲,又該怎麼辦?!不要著急!小呆一一來解答。

感染瞭寄生蟲怎麼辦?

如果主人在寵物身上發現瞭蟲子,不要著急不要慌張!拿出驅蟲藥,按操作方法進行操作即可。

特別提醒:給寵物做驅蟲、打疫苗的時候,都要確保寵物是健康,無任何疾病(消化系統等),精神狀態、食欲都佳的狀態下,才能使用。病中寵物嚴禁!

不出門,不用驅蟲?

“我從來不讓我傢毛孩子出門,傢裡也幹幹凈凈,應該就不需要驅蟲瞭吧?”

這個觀點是非常不正確的哦!傢裡再幹凈,也無法避免寄生蟲從外部侵襲。比如跳蚤卵具有很強的抗藥性,可存於塵土、地縫及墊草中,會被人沾染攜帶回傢;蜱蟲平時潛伏在草叢中,一旦有人經過就會攀附在人類的衣物上進入傢中;傢中的床被、地毯等容易滋生塵蟎的地方,也容易被忽視,所以平時除瞭註意搞好衛生外,還是要定期應用藥物進行預防。

平常怎麼預防呢??

隻要保證愛寵們有著幹凈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主人不要偷懶,定期驅蟲(建議每月一次內外驅)科學養寵哦!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