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民間偏方匯總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民間偏方匯總

時間:2019-05-10 11:04:5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類風濕性關節炎持久反復發作,易導致關節骨質破壞,功能障礙而殘廢。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的“痹證”、“歷節風”、“鶴膝風”等范疇。
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方
中藥偏方:3種中藥偏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一:宣絡通痹湯】
原料:山甲珠10克,當歸、熟地、海桐皮各15克,蒼耳子(有毒)10克,蜂房、烏蛇、淫羊藿各20克,雞血藤25克,山龍30克,土鱉蟲、全蠍各3克,蜈蚣2條,蜣螂5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活絡止痛。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二:地黃合劑】
原料:生地、熟地、炒白術各60克,淡幹薑12克,制川烏6克,蜈蚣、細辛各3克,生甘草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日服3次。
功效:填精養液,化濕通絡,搜風定痛。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三:龍蛇散】
原料:地龍250克,蜂房、烏梢蛇各60克,全蟲20克,白花蛇4~6條。
制法:將上藥烘幹,共研細末,過篩後裝入膠囊。
用法:每次服4~6粒,日服3次。
功效:驅風勝濕,祛瘀通絡。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外用偏方:2種外用偏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一:四生貼敷法】
方法:生三棱、生莪術各3克,生草烏5克,生酒糟適量。將生三棱、生莪術、生草烏共研細粉末,撤在生酒糟上,外敷患處次,每次3~6小時。能溫經祛風,散寒通絡,活血化瘀。
【偏方二:蜈蚣蠍蛇外洗法】
白花蛇1條,蘄蛇、烏梢蛇各30克(3種蛇可任選1種),蜈蚣3條,全蠍5克。將3種藥煎水,之後用藥液外敷於患處。能搜風通絡,散寒止痛。對關節疼痛,肌膚麻木不仁,局部腫脹,關節變形有療效。
生活偏方:3種生活偏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一:沐浴法】
沐浴時加入一些相關的藥物,可以有熱水浴和藥物性能雙重作用,能擴張皮膚、肌肉及關節內的血管,明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性物質的清除,改善患處缺氧狀況和理化環境,達到消炎止痛、緩解癥狀的作用。同時,還能防止關節強直,恢復肌肉功能。因此,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因地制宜,進行藥浴。
方法:在水中加入當歸、防己、老鸛草、清風藤、土茯苓、紅花、五加皮、伸筋草、川草烏等具有祛風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疼的中藥,保持水溫在40℃左右,隔日1次,每次20分鐘,10次為一個療程。經2~3個療程後,關節腫脹、疼痛即能得到減輕,關節活動獲得改善。
【偏方二:保健按摩法】
保健按摩療法可用來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尤其適於慢性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它可以減輕關節周圍肌肉的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關節功能,簡便易行、安全性高,能起到緩解癥狀及促進康復作用的好辦法。
具體方法為:以手掌置於腹部,順時針按摩2~5分鐘。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手按摩四肢部,重點是患病的肢體,並配合四肢關節的屈伸活動。反復操作3~5分鐘。以拇指指端按揉並彈撥足三裡穴1~3分鐘。
【偏方三:礦泉水療法】
礦泉水中的化學分子運動及水中氣體的不斷逸出,可以產生動水壓作用,即給予人體全身性的輕度安撫作用,從而起到鎮定止痛、擴張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對於關節腫脹的病人,水的靜壓作用有助於身體末相血液的回流,減輕淋巴瘀積,促進關節腫脹的吸收及消除。每次浸浴時間為10~30分鐘。浸浴後應臥床休息20分鐘以上再行活動。病人也可以在休息時接受按摩治療。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