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七個中藥偏方治療心力衰竭

七個中藥偏方治療心力衰竭

時間:2019-05-10 11:45:4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心力衰竭在中醫學中屬於“心悸怔忡”、“水腫”、“喘證”、“痰飲”等范疇。 
【偏方一:黃芪黨參煎】
原料:黃芪10~15克,益母草10~12克,澤蘭、制半夏、黨參各10克,灸附片6~10克,北五加皮4~10克。
制法:用水煎服待溫。
用法:分3次服用。
功效:益氣活血,溫陽利水。可緩解心力衰竭等癥。
【偏方二:黨參附子煎】
原料:黨參24克,附子(先煎3小時、赤芍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川芎、葶藶子各12克,紅花6克,車前子30克(包煎)。
制法:將上方所有藥材一同煎煮。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用,7~10日為一療程。
功效:溫陽益氣,活血利水。可用於緩解充血性心力衰竭。
【偏方三: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將粳米、茯苓粉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沸後,在轉用小火燉至米爛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兩次,早、晚餐食用。
功效:適用於心力衰竭。
【偏方四:敷貼養心法】
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研末,取少量敷於膻中穴,可用於心衰尿少浮腫者。
【偏方五:艾灸療法】
用艾條灸心俞、百會、神闕、關元、人中、內關、足三裡7個穴位20分鐘左右,每天1次。如有喘憋,加穴肺俞、腎俞、膻中;如有水腫,加穴水道、三焦俞、陰陵泉。
【偏方六:熏吸療法】
用桃仁、紅花各10克,當歸15克,川芎6克,用水煎服,去渣取汁(300毫升),兌入熱水中,調溫到40℃左右,洗浴時,用鼻子吸10分鐘,以無不適感為度。
【偏方七:推拿療法】
點按內關、神門、足三裡,患者取坐式,用拇指抵住穴位,用力揉按,每個穴位1分鐘。或按揉心俞、肝俞、腎俞,患者取坐式,用掌根揉動,每個穴位1分鐘,每天1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