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四個中藥偏方治療治慢性膽囊炎

四個中藥偏方治療治慢性膽囊炎

時間:2019-05-10 12:22: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癥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二者常同時存在,互為因果,故合並敘述。膽石癥是指膽道系統的任何部位發生結石的疾病。慢性膽囊炎是膽囊的慢性炎癥性病變,約有70%的膽囊炎患者膽囊內有結石存在。
慢性膽囊炎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四個中藥偏方治療治慢性膽囊炎,如下:
【偏方一:一香散】
來源:《紅爐點雪》。
原料:炒小茴香30克,炒枳殼15克。
制法:上為末。每次9克,以食鹽酒調服。
用法:隨量服。
功效:行氣散寒。
【偏方二:後辛湯】
來源:《醫醇剩義》。
原料:炒小茴香30克,炒枳殼15克。
制法:柴胡、陳皮、山梔皮(薑汁炒)、枳殼各3克,鬱金、當歸、茯苓、合歡花各6克,蒺藜12克,佛手1.5克。
用法:用水煎服。
功效:行氣散寒。疏肝通膽。
【偏方三:沉香導氣散】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
原料:沉香、檳榔各7.5克,人參15克,白術、烏藥、炒麥芽、紫蘇葉、大腹皮(炒)、厚樸(制)各30克,訶子皮(炮)15克,香附(炮)45克,薑黃、莪術(炮)、紅花、橘皮、甘草各120克,京三棱60克,益智仁60克。制法:上為細末。每次6克。
用法:空腹時用沸湯點服。
功效:行氣散寒。疏肝通膽。
【偏方四:甘草湯】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
原料:炙甘草、防風各9克,烏豆15克,肉桂(去粗皮)、細辛各1.5克,柏子仁、白茯苓(去黑皮)各6克,蕤仁(去皮,炒研)7.5克。
制法:上為粗末。每次15克,水150毫升,加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100毫升,去滓。
用法:食後或臨睡前服用。
功效:行氣散寒。疏肝通膽。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