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艾葉與白蒿
時間:2019-05-28 08:20:1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艾葉與白蒿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而且二者在外形上極其的相似,對於沒有學過中草藥知識以及實踐經驗的人來說,很容易就把二者相混淆。而艾葉與白蒿對於治病的功效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白蒿的功效主要是清熱利濕、止血去熱,而艾葉眾所周知對於去除身體濕氣、通筋舒脈有很好的功效。
白蒿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主治腫熱咳嗽;咽喉腫痛;濕熱黃疸;熱痢;淋病;風濕痹痛;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疥瘌惡瘡。本植物的綠色部分含一種倍半萜烯類白蒿寧,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內酯和洋艾素。
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還可治療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等疾病。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降低頭熱,去伏瘕、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等。
艾草,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幹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閱讀全文
上壹篇:大麥茶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大麥茶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