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怎樣做炒米粉

怎樣做炒米粉

時間:2019-05-30 20:21: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怎樣做炒米粉?你知道米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嗎?米粉是一道非常有營養的美食,你會做嗎?那麼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怎樣做炒米粉,來學一下吧。

二、米粉的來源
1. 米粉的來源2. 米粉的制作過程
三、米粉的制作要領

怎樣做炒米粉

1、炒米粉的用料

1.1、豬肉20克、雞蛋2個、色拉油少許、

1.2、薑5克、料酒5克、蒜3瓣、老抽8克

1.3、淀粉15克、五香粉8克、洋蔥少許

1.4、綠豆芽適量、青椒1個、食鹽10克、怎樣做炒米粉

2、炒米粉的做法

2.1、炒粉前,將米粉放入鍋中煮1-2分鐘,加蓋燜大約5分鐘,撈出後用涼水過一遍瀝幹,這樣處理後炒粉不容易斷而且不會粘鍋,彈牙不軟爛。

2.2、趁著間隙,把配菜準備好,肉、蔥薑蒜、青菜都切好備用。

2.3、鍋燒熱後,倒入油,待熱後放入肉炒熟,放入蔥薑蒜,炒出香味後,把豆芽倒入鍋中翻炒均勻,放入青椒。

2.4、放入米粉翻炒,加鹽、生抽、雞精等佐料,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瞭。怎樣做炒米粉

3、炒米粉的營養價值

3.1、補血益氣:鐵的含量高,吸收好,促進造血功能。

3.2、健脾養胃:米粉可以暖胃,治療胃寒癥。米粉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健脾功效,適於脾氣虛弱。

3.3、聰耳明目:補充血清鈣,防止聽力過早衰老,出現耳聾。維生素E:治療某些眼病有一定輔助作用,如用於各種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各種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視神經萎縮等。

米粉的來源

1、米粉的來源

1.1、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相傳三國時,蜀主劉璋與剛入川的劉備相會於涪城(今四川綿陽)東山,劉備早就聽說四川人擅長烹飪,就提出品嘗當地美食。劉璋就說:“聞此山中一人傢,其婦善烹飪,祖傳以大米磨漿,制成絲,輔以雞魚肉等自制作料,開水燙熟即食,湯鮮味美,百裡名盛。”於是,劉璋命令手下將這名主婦叫上山來做瞭這道奇妙的菜。還沒上桌,劉備及眾將就聞到一股香辣的味道。一會兒工夫就吃瞭個精光。吃完飯,劉備頓時來瞭精神,手下眾將一個個也都神采奕奕。再看上下,水肥稻豐、牧笛聲聲。劉備禁不住撫掌感慨:“富哉,今日之樂乎,美味也!”後來,四川民間爭相仿制。

1.2、米粉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食品。它是以大米為原料,經水洗、浸泡、粉碎或磨漿、糊化、擠絲或切條和烘幹等一系列工序所制成的細絲狀或扁寬狀的米制品。米粉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名稱。在贛、桂、粵、閩、湘、鄂等到地被稱為米粉或米絲,在雲、貴、川、渝稱為米線,在上海、江蘇、浙江一帶叫做米面,扁寬狀的米粉在廣東等地叫做沙河粉。米粉的花色品種繁多,濕的有沙河粉、腸粉、水粉等,幹的有排粉、波紋米粉、方塊粉、直條米粉等。怎樣做炒米粉

2、米粉的制作過程

2.1、速凍炒米粉是在上述生產基礎上,結合南方特色的炒米粉開發的一個新產品,生產時冷凍前的制作與直條米粉工藝一樣,後經炒制,在最佳風味口感時進行急速凍結而成。產品安全、美味、方便,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具有良好的貯藏性。食用時隻需簡單加熱解凍,即可吃到各種風味的炒米粉。方便瞭那些喜歡吃米粉又不會烹調及需要方便食品的消費者。其加工工藝流如下:粉碎後的米粉→調濕→擠壓糊化→擠壓出絲→密閉→搓散→蒸粉→搓散→炒制→裝托→預冷→速凍→包裝→凍藏→成品。
2.2、方便米粉始創於80年代,因其能實現米粉機械化連續生產,產品成品率高,且具有攜帶方便、食用快捷的特點,深受生產企業和消費者歡迎,發展僅十幾年,生產設備、工藝技術及添加劑的開發應用不斷創新,目前已能生產出基本不溶脫、斷條率低、能湯食又能炒食的高品質的方便米粉,產品有方便波紋米粉、方便米排粉、方便河粉等。其工藝流程如下:大米→精碾→洗米潤米→磨漿→脫水→攪拌蒸粉→擠條→擠絲→復蒸→切斷→幹燥→包裝→產品通過高溫攪拌、機械擠壓、復蒸等工序,使大米淀粉充分糊化後迅速脫水幹燥,以保持高糊化度,食用時隻需復水5分鐘~8分鐘即可。

米粉的制作要領

1、粉條:用大米酌量淘凈,清水浸泡,細磨成漿,裝進佈袋,擠出水分,將粉袋再放 清水中浸泡,然後將粉團抖出,加入食油、香油和清水調勻成糊漿,裝入壓粉筒(筒底有多 孔漏眼),用力將糊漿徐徐擠壓,通過漏眼成 線條落入沸水鍋中,剛熟撈起,過涼水冷卻,置竹籮中瀝去水分即成。

2、靚湯:主要用豬、牛骨熬煮,湯滾時 把浮沫除凈,熬至骨味完全滲出,再調人適量食鹽、味精增鮮即成。

3、佐料:炒花生米、炒芝麻仁(碾成碎未),炒筍絲、炒酸菜、特制牛肉於 絲、炒豬肉絲,蒜香熟油、香菜、蔥花等等。

4、調配:抓一把粉條(重約150克)於碗中,逐一加入適量佐料,打一勺滾燙 靚湯澆過粉面,灑進少量胡椒粉即成,喜歡吃辣的,加一點辣椒則更起味。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