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五個中藥偏方治療慢性腎炎
時間:2019-05-11 09:16:4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慢性腎炎中醫學屬於“陰水”、“水腫”、“腎水”、“虛勞”、“眩暈”、“腰痛”等范疇。中醫認為收性腎炎主要是外邪因脾腎虧虛,乘虛侵入所致或急性腎小球腎讞治失當,遷延傷腎發展而來。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五個中藥偏方治療慢性腎炎,如下:
【偏方一:玉米須茶】
原料:玉米須120克。
制法:用水煎服取汁。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尿,降壓止血。適用於脾腎陽虛型慢性腎炎。
【偏方二:茅根白術湯】
原料:鮮茅根60克,白術30克,桑白皮1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分2次分服。
功效:宣肺利氣,健脾利水。適用於肺失宣降、脾運不健所致慢性腎炎。
【偏方三:生地麥冬湯】
原料:生地、麥冬、白芍各15克,山萸肉、丹皮、枸杞子、菊花、五味子、茯苓各10克。
制法:用水煎服取汁。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滋陰補腎。適用於肝腎陰虛型慢性腎炎。
【偏方四:加味牡蠣湯】
原料:生牡蠣30克(先煎),苦丁茶、鉤藤各10克,珍珠母(先煎)、桑寄生、生地各15克,牛膝、草決明各12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滋補肝腎,育陰潛陽。適用於肝腎陰虛型慢性腎炎。
【偏方五:參茅浮萍湯】
原料:西洋參(單煎)、仙茅、浮萍、大腹皮、薑半夏、黃連各10克,白術20克,大黃、生薑、麻黃、三七各5克,車前子15克(包煎)。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補益脾腎,清熱利濕化瘀。適用於濕熱內蘊型慢性腎炎。
【偏方一:玉米須茶】
原料:玉米須120克。
制法:用水煎服取汁。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尿,降壓止血。適用於脾腎陽虛型慢性腎炎。
【偏方二:茅根白術湯】
原料:鮮茅根60克,白術30克,桑白皮1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分2次分服。
功效:宣肺利氣,健脾利水。適用於肺失宣降、脾運不健所致慢性腎炎。
【偏方三:生地麥冬湯】
原料:生地、麥冬、白芍各15克,山萸肉、丹皮、枸杞子、菊花、五味子、茯苓各10克。
制法:用水煎服取汁。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滋陰補腎。適用於肝腎陰虛型慢性腎炎。
【偏方四:加味牡蠣湯】
原料:生牡蠣30克(先煎),苦丁茶、鉤藤各10克,珍珠母(先煎)、桑寄生、生地各15克,牛膝、草決明各12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滋補肝腎,育陰潛陽。適用於肝腎陰虛型慢性腎炎。
【偏方五:參茅浮萍湯】
原料:西洋參(單煎)、仙茅、浮萍、大腹皮、薑半夏、黃連各10克,白術20克,大黃、生薑、麻黃、三七各5克,車前子15克(包煎)。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補益脾腎,清熱利濕化瘀。適用於濕熱內蘊型慢性腎炎。
閱讀全文
上壹篇:緩解眼疲勞最佳偏方
下壹篇:七個食療偏方治療慢性腎炎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