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對胃有好處嗎
艾灸這種做法是對胃部有一定好處的,可以促進胃部的消化以及吸收,但是我們要選擇正確的穴位進行艾灸。艾灸腎俞穴,可以調整胃功能以及防止胃功能衰弱,選擇豐隆穴,是可以讓胃部的功能保持旺盛以及祛痰等效果,大傢可以來瞭解艾灸穴位的方法,正確的選擇穴位進行艾灸來緩解病情。
1艾灸胃俞-和胃健脾助消化
胃俞是胃的背俞穴,是胃在背部的反應點,艾灸胃俞,能和胃健脾,理中降逆,調整胃功能,防止胃功能的偏盛偏衰,維護胃的正常受納與通降,從而保證消化吸收的順利進行。
取穴: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艾灸方法:正坐或俯臥位,由施灸者將艾條拿在手,燃端對準穴位所在位置,距離皮膚2-3厘米,或以感受溫熱為度,每次灸5-8分鐘,自行灸治時,可以選用艾灸盒輔助灸。
2艾灸豐隆-化痰濕除肥胖
豐隆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艾灸豐隆能調和胃氣,使胃的通降功能保持旺盛,同時還能清化痰濕,使痰濕能盡快被運化出體外。
取穴:豐隆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
艾灸方法:正坐屈腿,可略微將小腿偏往一側,手拿艾條,將艾條燃端對準豐隆位置,距離皮膚2-3厘米,或以人體能耐受為度,每次灸5-15分。
3艾灸養老穴-增強小腸功能促消化
養老穴是小腸經的郄穴,艾灸該穴位能通過刺激小腸經對小腸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增強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讓食物消化更有效率。
取穴: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頭的橈側緣上,與尺骨小頭最高點平齊的骨縫中即是養老穴。
艾灸方法:舉起上前臂,一手拿點燃的艾條,將艾條燃端對準另一手穴位所在位置,距離皮膚2-3厘米,艾灸10-20分鐘。
4艾灸大腸俞-促進腸道蠕動
大腸俞是大腸的背俞穴,是大腸在背部的反應點,大腸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膀胱經,艾灸大腸俞能給大腸註入溫煦的活力,使大腸功能保持正常,水濕之氣能順利氣化入膀胱,從而經膀胱排出體外。
取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艾灸方法:俯臥位,施灸者手拿點燃的艾條,燃端對準穴位所在位置,距離皮膚2-3厘米,灸治15-20分鐘,以皮膚有灼熱感為度,亦可用艾灸盒自己溫灸。
5艾灸合谷穴-補充大腸經氣血
合谷為大腸經原穴,艾灸合谷穴可以補充大腸經氣血,氣血充足則大腸傳導功能正常,腸道便能保持通暢,毒素將會被及時排出體外。
取穴:拇指,食指張開,以另一隻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指腹貼在虎口皮膚上,拇指尖處即是該穴;虎口與第一,第二掌骨結合連線的中點,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
艾灸方法:舉起或平臺上臂,另一手手拿點燃的艾條熏灸合谷穴,距離皮膚2-3厘米,灸5-20分鐘。
-
4
-
5
-
8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