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治療慢性腸炎最佳食療偏方大全

治療慢性腸炎最佳食療偏方大全

時間:2019-05-11 09:51:0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黴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慢性腸炎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治療慢性腸炎最佳食療偏方大全,如下:
【偏方一:山藥蓮子粥】
原料:淮山藥、蓮子、芡實各50克,粳米100克。
制法:加水煮粥,加紅糖或食鹽調味。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適用於暴飲暴食,超過腸胃消化功能負荷,本類患者的大便中可見消化不完全的食物,由於消化不完全產氣增加,還往往伴有腹脹的癥狀。
【偏方二:鍋焦飲】
原料:鍋焦60克,山楂15克,適量紅糖。
制法:鍋焦、楂煎湯,加紅糖即可。
用法:飲用。
功效:適用於有濕熱癥狀的患者,表現為裡急後重(即感到有便意卻解不出大便),大便有時帶白色黏稠物,舌苔黃厚等癥狀。
【偏方三:馬齒莧粥】
原料:粳米60克,鮮馬齒莧30~60克,食鹽或白糖適量。
制法:粳米煮粥,將熟時加入鮮馬齒莧,煮沸食用。可酌情加少量食鹽或白糖調味。
用法:隨意食用。
功效:慢性腸炎、腹瀉。
【偏方四:茶葉煮粥】
原料:茶葉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取茶葉先煮15分鐘取濃汁約500克。去茶葉,在茶葉濃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毫升左右,同煮為粥。
用法:分2次服用,溫熱食服。
功效:有化痰消食、利尿消腫、益氣提神之功效。
【偏方五:糖醋山藥塊】
原料:懷山藥500克,白糖、醋、面粉各50克。
制法:將懷山藥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炒鍋燒熱,加植物油適量,燒至六成熱時,將山藥塊放入,炸至起皮呈黃色撈出,瀝油。炒鍋控凈油,加醋及糖水,燒開後再倒入山藥塊,使汁收濃,裹勻山藥塊,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隨量食服。
功效:健脾益氣。主治脾氣虛弱型老年慢性腹瀉。
【偏方六:大蒜粥】
原料:大蒜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取大蒜,去皮,切碎末,粳米洗凈,加水1000毫升煮粥。用法:早、晚溫服。
功效:有止痢、止瀉效果。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