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民間治療口瘡有效中藥偏方大全
時間:2019-05-11 10:08: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口瘡是指口腔肌膜上發生的表淺、如豆大小的潰瘍點。又稱口疳。臨床上分為實證與虛證兩大類。與西醫學阿弗他口炎(即復發性口瘡)相類似。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治療口瘡有效中藥偏方大全,如下:
養陰清熱湯
【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天門冬10克,麥門冬10克,黃芩12克,丹皮12克,玄參12克,梔子10克,桔梗12克,山藥12克,地骨皮12克,女貞子12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滋陰清熱。
【主治】復發性口瘡、扁平苔蘚、幹燥綜合征、白塞氏綜合征等疾病陰虛火旺型患者。
【來源】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徐治鴻驗方。
復方連術湯
【組成】川連30克,蒼術30克,胡黃連10克,人中黃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化溫、瀉火解毒、健脾護中。
【主治】復發性口瘡。
【來源】浙江省餘姚市中醫院趙炯恒主任醫師驗方。
清熱降火湯
【組成】生甘草5克,桔梗3克,黃芩10克,元參10克,薄荷5克,生石膏18克,蘆根30克,連翹10克,竹葉10克,瓜蔞仁12克,生大黃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復發性口瘡炎急性發作期,癥見口腔內黏膜、上腭、牙齦及舌體糜爛、灼熱疼痛、難以飲食等。
【來源】江蘇省中醫院名老中醫許履和驗方。
口瘡方
【組成】煅爐甘石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0.3克,枯礬0.5克。
【用法】上藥共為極細末,放瓶中收貯,蓋嚴勿受潮濕。治療時將藥末搽於患處,每日1次。
【功效】燥濕收斂,化腐生肌,清熱止痛。
【主治】口腔潰瘍。
【來源】山東中醫學院著名老中醫張玲玉教授驗方。
口炎靈
【組成】生石膏30克,銀花10克,山豆根10克,生甘草10克,當歸10克,沙參15克,麥門冬30克,元參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滋陰隆火。
【主治】急性感染性口炎。其中包括漿液性、卡他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性口炎,急性舌炎、皰疹性口炎、雪口病和戰壕口等。
【來源】北京市口腔醫院名醫許薑澤驗方。
滋陰解熱湯
【組成】生地20克,熟地20克,生首烏15克,玄參20克,射幹9克,山豆根6克,甘中黃6克,蟬衣6克,肉桂末6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每服6克,1日2次。
【功效】滋陰補腎、引火歸元。
【主治】口腔糜爛。
【來源】上海中醫學院副教授凌耀星驗方。
溫中除火湯
【組成】生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土茯苓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補中益氣,溫中除火。
【主治】元氣虧虛,陰火上炎之口瘡。
【來源】寧波市第一醫院名老中醫黃志強驗方。
口瘡散
【組成】綠豆7粒白礬3克,硼砂2克,青黛、冰片各0.5克。
【用法】先將綠豆、白礬、硼砂裝入一個蠶繭內,用鑷子夾住,置麻油燈上燃燒,以蠶繭焦黑,白礬開花為度,摻入青黛、冰片。共研細末,貯於瓶內備用。用時將上藥吹於潰處,每日3~4次,1~2日後可見效。
【主治】治口角、頰腭及舌面等處之口瘡。
【來源】張鸛一驗方。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治療口瘡有效中藥偏方大全,如下:
養陰清熱湯
【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天門冬10克,麥門冬10克,黃芩12克,丹皮12克,玄參12克,梔子10克,桔梗12克,山藥12克,地骨皮12克,女貞子12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滋陰清熱。
【主治】復發性口瘡、扁平苔蘚、幹燥綜合征、白塞氏綜合征等疾病陰虛火旺型患者。
【來源】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徐治鴻驗方。
復方連術湯
【組成】川連30克,蒼術30克,胡黃連10克,人中黃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化溫、瀉火解毒、健脾護中。
【主治】復發性口瘡。
【來源】浙江省餘姚市中醫院趙炯恒主任醫師驗方。
清熱降火湯
【組成】生甘草5克,桔梗3克,黃芩10克,元參10克,薄荷5克,生石膏18克,蘆根30克,連翹10克,竹葉10克,瓜蔞仁12克,生大黃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復發性口瘡炎急性發作期,癥見口腔內黏膜、上腭、牙齦及舌體糜爛、灼熱疼痛、難以飲食等。
【來源】江蘇省中醫院名老中醫許履和驗方。
口瘡方
【組成】煅爐甘石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0.3克,枯礬0.5克。
【用法】上藥共為極細末,放瓶中收貯,蓋嚴勿受潮濕。治療時將藥末搽於患處,每日1次。
【功效】燥濕收斂,化腐生肌,清熱止痛。
【主治】口腔潰瘍。
【來源】山東中醫學院著名老中醫張玲玉教授驗方。
口炎靈
【組成】生石膏30克,銀花10克,山豆根10克,生甘草10克,當歸10克,沙參15克,麥門冬30克,元參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滋陰隆火。
【主治】急性感染性口炎。其中包括漿液性、卡他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性口炎,急性舌炎、皰疹性口炎、雪口病和戰壕口等。
【來源】北京市口腔醫院名醫許薑澤驗方。
滋陰解熱湯
【組成】生地20克,熟地20克,生首烏15克,玄參20克,射幹9克,山豆根6克,甘中黃6克,蟬衣6克,肉桂末6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每服6克,1日2次。
【功效】滋陰補腎、引火歸元。
【主治】口腔糜爛。
【來源】上海中醫學院副教授凌耀星驗方。
溫中除火湯
【組成】生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土茯苓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補中益氣,溫中除火。
【主治】元氣虧虛,陰火上炎之口瘡。
【來源】寧波市第一醫院名老中醫黃志強驗方。
口瘡散
【組成】綠豆7粒白礬3克,硼砂2克,青黛、冰片各0.5克。
【用法】先將綠豆、白礬、硼砂裝入一個蠶繭內,用鑷子夾住,置麻油燈上燃燒,以蠶繭焦黑,白礬開花為度,摻入青黛、冰片。共研細末,貯於瓶內備用。用時將上藥吹於潰處,每日3~4次,1~2日後可見效。
【主治】治口角、頰腭及舌面等處之口瘡。
【來源】張鸛一驗方。
閱讀全文
上壹篇:兩個偏方治療便血有奇效
下壹篇: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中藥偏方大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