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四個治療慢性鼻炎最佳中藥偏方
時間:2019-05-11 10:10:4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慢性鼻炎為一種常見病,分單純性與肥厚性兩種,是鼻黏膜及其下層組織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類似於中醫的彝窒,以鼻塞時輕時重、或雙側鼻腔交替堵塞、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甚則嗅覺失靈為特征。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四個治療慢性鼻炎最佳中藥偏方,如下:
清氣肅鼻湯
【組成】近根絲瓜藤15克(切斷曬幹,微炒),黃芩12克,金銀花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散風通絡活血,清肺與大腸。
【主治】慢性單純性鼻炎,輕度肥厚性鼻炎和慢性上頜竇炎。
【來源】中國中醫研究院耿鑒庭驗方。
鼻炎靈
【組成】蒼耳子、白芷、辛夷各60克,冰片粉6克,薄荷霜5克,麻油500毫升,液狀石蠟1000毫升。
【用法】將麻油、蒼耳子、白芷、辛荑同放鍋內浸泡24小時後加熱待蒼耳子、白芷、辛荑炸成黑色撈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狀石蠟,攪勻,冷卻後過濾,分裝眼藥水瓶內,用時仰頭滴鼻,每次滴1~2滴,日滴1~2次。
【功效】通鼻竅,療鼻炎。
【主治】慢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來源】河南中醫學院教授蔡福養驗方。
蠲痹通竅方
【組成】蒼耳子、赤茯苓、白芷、菖蒲、辛荑、甘草、黃芩、黃連、薏苡仁、通草、藿香、絲瓜藤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化濕熱,調理脾胃,蠲痹通竅。
【主治】脾胃蘊濕積熱,濕熱循經脈上註之慢性鼻炎。
【來源】河南中醫學院教授蔡福養驗方。
通竅化濁湯
【組成】升麻3克,柴胡3克,桃仁10克,紅花6克,澤蘭6克,菖蒲6克,路路通10克,辛荑6克,白芷6克,雞蘇散15克(包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化濁通竅。
【主治】慢性鼻炎。
【來源】南京中醫院幹祖望名老中醫驗方。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四個治療慢性鼻炎最佳中藥偏方,如下:
清氣肅鼻湯
【組成】近根絲瓜藤15克(切斷曬幹,微炒),黃芩12克,金銀花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散風通絡活血,清肺與大腸。
【主治】慢性單純性鼻炎,輕度肥厚性鼻炎和慢性上頜竇炎。
【來源】中國中醫研究院耿鑒庭驗方。
鼻炎靈
【組成】蒼耳子、白芷、辛夷各60克,冰片粉6克,薄荷霜5克,麻油500毫升,液狀石蠟1000毫升。
【用法】將麻油、蒼耳子、白芷、辛荑同放鍋內浸泡24小時後加熱待蒼耳子、白芷、辛荑炸成黑色撈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狀石蠟,攪勻,冷卻後過濾,分裝眼藥水瓶內,用時仰頭滴鼻,每次滴1~2滴,日滴1~2次。
【功效】通鼻竅,療鼻炎。
【主治】慢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來源】河南中醫學院教授蔡福養驗方。
蠲痹通竅方
【組成】蒼耳子、赤茯苓、白芷、菖蒲、辛荑、甘草、黃芩、黃連、薏苡仁、通草、藿香、絲瓜藤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化濕熱,調理脾胃,蠲痹通竅。
【主治】脾胃蘊濕積熱,濕熱循經脈上註之慢性鼻炎。
【來源】河南中醫學院教授蔡福養驗方。
通竅化濁湯
【組成】升麻3克,柴胡3克,桃仁10克,紅花6克,澤蘭6克,菖蒲6克,路路通10克,辛荑6克,白芷6克,雞蘇散15克(包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化濁通竅。
【主治】慢性鼻炎。
【來源】南京中醫院幹祖望名老中醫驗方。
閱讀全文
上壹篇:治療萎縮性鼻炎中藥偏方大全
下壹篇:四個治療急性鼻炎有效中藥偏方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