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六個民間中藥偏方治療月經不調
時間:2019-05-11 10:16:4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月經不調即指月經的周期、經期和經量等發生變化。其包括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過多、經量過少等癥。臨床以經期、量、色、質改變為特征,不同年齡的行經婦女均可發生本病,是婦科常見病之一。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六個民間中藥偏方治療月經不調,如下:
疏肝調經湯
【組成】柴胡、炒川芎各4.5克,瓜蔞皮、鬱金、制香附、全當歸、炒赤芍、失笑散(包)各10克,制乳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經行前3天開始,連服10~12天。
【功效】疏肝通絡。
【主治】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少而色黯,兼有行經時乳房脹痛,胸脅不舒,少腹兩則引痛,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小弦滑。
【來源】浙江名老中醫朱承漢驗方。
調經湯
【組成】全當歸12克,白芍、雲苓、淮山各10克,熟地15克,川芎、香附各6克,益母草、柴胡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月經不調。
【來源】全國名老中醫賴良蒲驗方。
益氣攝經湯
【組成】黨參、禹餘糧各15克,生黃芪、仙鶴草、烏賊骨各20克,白術、荊芥炭、茜草炭各10克,柴胡、升麻炭各5克,炮薑炭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月經過多,屬中氣虛陷,氣不攝血者。
【來源】名老中醫陳丹華驗方。
益氣調經湯
【組成】當歸4.5克,川芎4.5克,白芍9克,熟地9克,黃芪15克,黨參9克,炒艾葉3克,阿膠9克(烊化),川續斷6克,白術6克,地骨皮9克。
【用法】1劑2煎,共取200毫升,分2次溫服。
【功效】益氣止血。
【主治】月經量多,屬氣虛血熱者。
【來源】全國著名中醫專傢蒲輔周驗方。
溫散理血湯
【組成】當歸12克,金毛狗脊9克,香附9克,丹參9克,酒白芍9克,益母草9克,艾葉4.5克,桑寄生12克,葫蘆巴9克,玄胡9克,炮薑4.5克,失笑散9克。
【用法】砂糖為引服,每日1劑。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化淤。
【主治】月經失調,癥屬血為寒凝,陽氣不足者。
【來源】著名老中醫胡占元驗方。
調氣和血湯
【組成】當歸6克,川芎4.5克,官桂6克,吳茱萸9克,三棱6克,莪術6克,制香附6克,大茴香3克,川楝子6克(炒黑),元胡3克,蔥白6厘米(後下)。
【用法】1劑2煎,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溫服。另外,香附丸180克,每晚服6克,白開水送服。
【功效】調和氣血,兼活血消淤。
【主治】月經不調,屬氣血不和,兼有淤結者。
【來源】全國著名中醫專傢蒲輔周驗方。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六個民間中藥偏方治療月經不調,如下:
疏肝調經湯
【組成】柴胡、炒川芎各4.5克,瓜蔞皮、鬱金、制香附、全當歸、炒赤芍、失笑散(包)各10克,制乳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經行前3天開始,連服10~12天。
【功效】疏肝通絡。
【主治】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少而色黯,兼有行經時乳房脹痛,胸脅不舒,少腹兩則引痛,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小弦滑。
【來源】浙江名老中醫朱承漢驗方。
調經湯
【組成】全當歸12克,白芍、雲苓、淮山各10克,熟地15克,川芎、香附各6克,益母草、柴胡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月經不調。
【來源】全國名老中醫賴良蒲驗方。
益氣攝經湯
【組成】黨參、禹餘糧各15克,生黃芪、仙鶴草、烏賊骨各20克,白術、荊芥炭、茜草炭各10克,柴胡、升麻炭各5克,炮薑炭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月經過多,屬中氣虛陷,氣不攝血者。
【來源】名老中醫陳丹華驗方。
益氣調經湯
【組成】當歸4.5克,川芎4.5克,白芍9克,熟地9克,黃芪15克,黨參9克,炒艾葉3克,阿膠9克(烊化),川續斷6克,白術6克,地骨皮9克。
【用法】1劑2煎,共取200毫升,分2次溫服。
【功效】益氣止血。
【主治】月經量多,屬氣虛血熱者。
【來源】全國著名中醫專傢蒲輔周驗方。
溫散理血湯
【組成】當歸12克,金毛狗脊9克,香附9克,丹參9克,酒白芍9克,益母草9克,艾葉4.5克,桑寄生12克,葫蘆巴9克,玄胡9克,炮薑4.5克,失笑散9克。
【用法】砂糖為引服,每日1劑。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化淤。
【主治】月經失調,癥屬血為寒凝,陽氣不足者。
【來源】著名老中醫胡占元驗方。
調氣和血湯
【組成】當歸6克,川芎4.5克,官桂6克,吳茱萸9克,三棱6克,莪術6克,制香附6克,大茴香3克,川楝子6克(炒黑),元胡3克,蔥白6厘米(後下)。
【用法】1劑2煎,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溫服。另外,香附丸180克,每晚服6克,白開水送服。
【功效】調和氣血,兼活血消淤。
【主治】月經不調,屬氣血不和,兼有淤結者。
【來源】全國著名中醫專傢蒲輔周驗方。
閱讀全文
上壹篇:治療白帶異常有效偏方大全
下壹篇:治療閉經民間中藥偏方大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1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