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民間治療胃下垂最佳偏方匯總

民間治療胃下垂最佳偏方匯總

時間:2019-05-11 10:20:1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以胃小彎角切跡低於髂嵴連線以下,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為主要體征的一種病癥。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癥狀,下垂明顯者有上腹不適,飽脹,飯後明顯,伴惡心、噯氣、厭食、便秘等,有時腹部有深部隱痛感,常於餐後,站立及勞累後加重,胃下垂相當於中醫學的“胃緩”。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治療胃下垂最佳偏方匯總,如下:
【偏方一:枳實參樸湯】
原料:白術20克,人參6克(先煎),茯苓12克,枳實、陳皮、半夏曲、川厚樸、檳榔各10克,砂仁、黃連、幹薑各5克,炒麥芽15克,炙甘草3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補脾益氣,理氣消導。
【偏方二:補元復胃湯】
原料:白術、雲苓各10克,砂仁、蔻仁、谷芽、甘草、大棗、神曲、山楂各6克,木香3克,山藥15克,雞內金、黨參各12克。
制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和胃。
【偏方三:外敷法】
將20粒蓖麻仁加少許樟腦,搗為餅敷百會穴,以敷料固定,晚敷早去。
【偏方四:熱熨法】
1.蓖麻子仁10克,升麻粉2克。
2.將蓖麻子搗爛如泥,拌入升麻粉,制成直徑2厘米、厚1厘米圓藥餅,剃去患者百會穴周圍2厘米內頭發,敷以餅加以固定。
3.患者仰臥,放松褲帶,用灌以80℃熱水的瓶子熨燙升胃餅30分鐘。1日3次,每塊藥餅連用5天,10天為一療程。
【偏方五:敷藥法】
取附子24克,蓖麻子30克,五倍子18克。將以上各藥一起搗爛,敷於百會穴及鳩尾穴上。此方具有補中益氣,溫陽化飲之功效。
【偏方六:貼臍法】
取蓖麻子仁20克,五倍子10克,一起搗爛,用紗佈包裹貼敷臍上。孕婦及吐血者忌用。
【偏方七:兜肚法】
取水仙子、紅花、三棱、莪術各15克,陳艾45克,木香、草果、肉桂、公丁香各10克,高良薑12克,砂仁6克。上藥共研末,用3尺佈折成雙層,內鋪棉花,將藥末鋪於棉花中間,日夜兜在胃部,於胃痛易發季節開始使用,連用半年或至病愈。每月換藥1次。溫中,和胃,止痛。適用於虛寒型胃痛、肝胃不和胃痛、胃下垂。
註意:用線將兜縫好,防止藥末堆積和漏出。
【偏方八:倒臥式法】
床頭略墊高約20°~30°,每天午飯後倒臥20~30分鐘,並松開褲帶,緩揉腹部。
【偏方九:帶胃托法】
帶胃托或系兩道褲帶,上松下緊(帶略寬)。
【偏方十:蹲式進餐法】
蹲式進餐,白天盡量少飲水,晚間飲水,減輕胃腸的下墜。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