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六種食療偏方治胃下垂
時間:2019-05-11 10:20:3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胃下垂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先天性胃下垂大多發生在一種特殊體質的人身上,這種人的體形比較瘦弱,胸廓狹長,骨骼細弱,皮膚蒼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發育不良,往往有移動性的第十肋骨。後天性的胃下垂,多數由腹壁的緊張度發生變化所致。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六種食療偏方治胃下垂,如下:
【偏方一:桂圓雞蛋】
原料:桂圓肉5~7克,雞蛋1個,白糖少許。
制法:新鮮雞蛋去殼,放入小碗中,可加白糖少許;約蒸3分鐘,蛋半熟(蛋黃凝成糊狀的半流質時);將桂圓肉塞入蛋黃內,再蒸10分鐘(或燒飯時放入飯鍋內蒸熟,讓蒸汽水進入)。
用法:每日1次。當點心吃。
功效:補益心脾。
【偏方二:豬脾棗米粥】
原料:豬脾2具,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制法:將豬脾洗凈切片,在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量加白糖調味。
用法:空腹服用,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豬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棗和胃養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共煮為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確有康復保健之效。
【偏方三:蓮子山藥粥】
原料:豬肚1隻,蓮子、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
制法:將豬肚去除脂膜,洗凈切碎,蓮子、山藥搗碎和糯米一同放入鍋內,加水文火煮粥。
用法:早晚2次食完,隔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功效: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山藥、蓮子、糯米補中益氣而養胃陰。脾胃得補,則中氣健旺,下垂的臟器即可回復。
【偏方四:羊骨粥】
原料:羊脊骨1具。
制法:羊脊骨搗碎,與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約60分鐘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蔥白煮熟取食。
用法:晨起空腹服用。
功效:用於體虛、胃下垂、食欲不振者食用。
【偏方五:鱔魚大蒜湯】
原料:黃鱔2條,蒜1頭,黃酒100毫升。
制法:將黃鱔洗凈與蒜一起,加水共煮。將熟時加入黃酒,微煮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可健胃行氣。
【偏方六:番茄甘薯】
原料:紅色甘薯200克,白糖和番茄醬各適量。
制法:將紅色甘薯洗凈切片,入屜蒸熟後裝盤,另取一鍋,放入少許清水燒沸,後加入白糖和番茄醬,再沸後澆在甘薯片上即成。
用法:分頓服用。
功效:適於胃下垂體虛乏力者。
註意:胃酸多者不宜。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六種食療偏方治胃下垂,如下:
【偏方一:桂圓雞蛋】
原料:桂圓肉5~7克,雞蛋1個,白糖少許。
制法:新鮮雞蛋去殼,放入小碗中,可加白糖少許;約蒸3分鐘,蛋半熟(蛋黃凝成糊狀的半流質時);將桂圓肉塞入蛋黃內,再蒸10分鐘(或燒飯時放入飯鍋內蒸熟,讓蒸汽水進入)。
用法:每日1次。當點心吃。
功效:補益心脾。
【偏方二:豬脾棗米粥】
原料:豬脾2具,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制法:將豬脾洗凈切片,在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量加白糖調味。
用法:空腹服用,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豬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棗和胃養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共煮為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確有康復保健之效。
【偏方三:蓮子山藥粥】
原料:豬肚1隻,蓮子、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
制法:將豬肚去除脂膜,洗凈切碎,蓮子、山藥搗碎和糯米一同放入鍋內,加水文火煮粥。
用法:早晚2次食完,隔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功效: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山藥、蓮子、糯米補中益氣而養胃陰。脾胃得補,則中氣健旺,下垂的臟器即可回復。
【偏方四:羊骨粥】
原料:羊脊骨1具。
制法:羊脊骨搗碎,與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約60分鐘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蔥白煮熟取食。
用法:晨起空腹服用。
功效:用於體虛、胃下垂、食欲不振者食用。
【偏方五:鱔魚大蒜湯】
原料:黃鱔2條,蒜1頭,黃酒100毫升。
制法:將黃鱔洗凈與蒜一起,加水共煮。將熟時加入黃酒,微煮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可健胃行氣。
【偏方六:番茄甘薯】
原料:紅色甘薯200克,白糖和番茄醬各適量。
制法:將紅色甘薯洗凈切片,入屜蒸熟後裝盤,另取一鍋,放入少許清水燒沸,後加入白糖和番茄醬,再沸後澆在甘薯片上即成。
用法:分頓服用。
功效:適於胃下垂體虛乏力者。
註意:胃酸多者不宜。
閱讀全文
上壹篇:民間治療胃下垂最佳偏方匯總
下壹篇:五個有效偏方治療癤瘡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