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九個治療頭痛有效偏方

九個治療頭痛有效偏方

時間:2019-05-11 10:33:2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頭痛是臨床常見的癥狀之一,凡外感或內傷頭痛為主者,皆屬頭痛。可見於傳染性及感染性發熱之疾病、高血壓、顱內疾病,神經官能癥、偏頭痛等疾病中。
頭痛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九個治療頭痛有效偏方,如下:
偏頭痛熏方
【組成】透骨草30克,川芎15克,細辛15克,白芷15克,白僵蠶1歲1個。
【用法】納藥砂鍋內,煮沸數分鐘,取一厚紙,中孔約手指大,覆鍋,薰痛側耳孔及疼痛部位10~20分鐘,日2~3次,每劑藥用2~3天。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
【來源】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崔玉衡驗方。
頭痛鼻散
【組成】白芷10克,冰片1克。
【用法】先將白芷研細末,再將冰片研細和勻,再研至極細末為度,磁瓶收貯備用。每用少許鼻,左痛左鼻,左痛右鼻,或用棉球蘸藥粉少許塞鼻孔亦可,日2~3次。
【功效】疏風止痛。
【主治】偏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發作,風痰上擾及血淤頭痛均可。
【來源】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陳樹森教授驗方。
天麻半夏湯
【組成】天麻10克,勾藤15克(後下),制半夏15克,白芷10克,藁本10克,玄明粉6克(沖服),川芎15克。
【用法】每日1劑,煎2遍和勻,3次分服。
【功效】平肝潛陽,降逆止痛。
【主治】風痰上擾之頭痛,頭痛昏沉,納呆惡心,甚至嘔吐。
【來源】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陳樹森教授驗方。
震消湯
【組成】制首烏、制龜板、煅磁石各25克,女貞子、草決明、白芍、龍牡粉各15克,杭菊花、苦丁茶、白蒺藜、牛膝、石斛各10克,真珠母粉30克。
【用法】加水濃煎,分3次服。可連服5~10劑。以後再發按原方續服如此反復治療,可得到根治。
【功效】鎮逆消淤,活血通絡。
【主治】腦震蕩後遺頭痛,頭腦昏悶脹痛、嘔逆,尤以顳部及後腦部為甚。
【來源】湖北中醫學院張夢儂教授驗方。
偏頭痛飲
【組成】珍珠母30克(先煎),龍膽草2~3克,杭菊花9~12克,防風3~5克,當歸6~9克,白芍9克,生地12~18克,川芎5克,全蠍2~4克,蟲5~9克,地龍9克,牛膝9克。
【用法】每日1劑,煎2次服。
【功效】清肝潛陽,活血通絡。
【主治】偏頭痛。
【來源】浙江名老中醫陸芷青主任醫師驗方。
涼血清肝湯
【組成】生地15克,丹皮9克,赤、白芍各9克,元參12克,龍膽草6克,決明子30克,柴胡6克,菊花9克,酒軍6克,枳殼9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肝涼血。
【主治】血管神經性頭痛,表現為肝化風,血熱上沖,癥見頭脹痛欲裂,太陽穴經脈隆起跳痛,面目紅赤,煩躁易怒,夜寐不安,多夢易驚,甚則目眩妄見,口臭飲冷,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鮮紅,脈見弦數。
【來源】全國著名老中醫趙金鐸驗方。
加味芎辛湯
【組成】川芎、細辛、白芷、牛蒡子、延胡索、法半夏各適量。
【功效】疏風活血止痛。
【主治】偏頭痛。
【來源】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周超凡驗方。
霹靂湯
【組成】全蠍2隻,制川烏4.5克,制草烏4.5克,白芷12克,川芎9克,白僵蠶9克,生薑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藥1劑,用500毫升清水,先入川烏、草烏煎煮30分鐘,然後加入餘藥再煎20分鐘,去渣,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驅風止痛。
【主治】偏頭痛。
【來源】南京軍區總醫院名中醫沙星垣驗方。
頭痛舒煎劑
【組成】細辛4克,吳茱萸3克,炙全蠍5克,白僵蠶10克,制南星4克,白附子6克,石決明15克,天麻9克,生石膏20克,紅花10克,川芎5克,苦丁茶3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清化痰熱,平肝熄風,活絡止痛。
【主治】血管性頭痛。
【來源】南京中醫學院著名老中醫孟澍江教授驗方。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