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民間治療慢性結腸炎有效偏方匯總

民間治療慢性結腸炎有效偏方匯總

時間:2019-05-11 10:52: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現代醫學認為慢性結腸炎與自身免疫有關,精神刺激、勞累後常發作, 病變部位主要在直腸和乙狀結腸,少數可累及全結腸。腸黏膜局部可有水 腫、充血、淤血、出血點、糜爛、潰瘍等改變。
慢性結腸炎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整理瞭民間治療慢性結腸炎有效偏方匯總,如下:
【偏方一:臍療法】
肉桂、丁香各50克,五倍子15克,黃連10克。將藥研末,每次取藥末10 克,用陳醋調成糊,攤於佈上,敷於臍部,每天1次,敷完1劑為1個療程。
【偏方二:菊花灌腸】
菊花30克,白術15克,防風、甘草各10克,白芷8克,米殼15克。便血重時加防風炭、雲南白藥適量,潰瘍較廣泛者加雷公藤6克。上藥用水煎服後用雙層紗佈過濾去渣,再回鍋濃縮至60~80毫升,以藥液保留灌腸,每晚1次, 連續7 ~ 10天為1個療程。
【偏方三:苦參灌腸】
苦參30克,地榆、槐花各15克。用水煎服濃縮至100 ~ 250毫升,另將珍 珠層粉6克溶於藥液中,保留灌腸。若腹痛明顯可加沒藥、莪術以行氣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數增多,結腸水腫明顯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止瀉,清熱排膿。
【偏方四:黃芪灌腸】
黃芪、白術、丹參、白芍各20克,黃連、黃芩、側柏葉、防風各15克, 金銀花、連翹、白及、生地各10克,每劑藥煎3次,每次煎藥液250毫升,3次 共750毫升,其中早、午飯前各服250毫升,餘下250毫升藥液於晚上睡前用於
灌腸。
註意:中藥灌腸宜每晚睡前進行,灌腸前排空大便,藥液溫度以 36°C ~ 39°C為宜。
【偏方五:浸泡法】
取葎草500克,用自來水洗幹凈,放入藥罐中,加水3000毫升,浸泡約20 分鐘,用大火將其煮開,改用小火煎煮20分鐘,濾渣取液,待溫熱後浸泡雙 足,每日1劑,早晚各1次,15天為1個療程,間隔5天再進行第2療程。
【偏方六:塞治法】
將阿膠塊隔水軟化,切成1.5 ~2克的小段,再在沸水中軟化,制成栓劑,用肛門管塞入肛門,毎天大便後上藥1次,7 ~ 10天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間停4天。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