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六個有效偏方治療腹瀉

六個有效偏方治療腹瀉

時間:2019-05-11 10:58:0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腹瀉即指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甚至大便如水樣為特征的病癥。包括西醫學中消化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腹瀉,如急、慢性腸炎,腸結核、腸功能紊亂,結腸過敏等以泄瀉為主癥狀者。
腹瀉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六個有效偏方治療腹瀉,如下:


二香葛根湯
【組成】廣藿香10克,廣木香6克,煨葛根10克,橘皮10克,大腹皮10克,炒川樸4克,焦山楂10克,炒神曲12克,茯苓10克,六一散10克,通草5克,生薑3片,荷葉一角,扁豆葉14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芳香化膿、利濕止瀉。
【主治】暑濕泄瀉、胸悶欲嘔。
【來源】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耿鑒庭驗方。


葛根健脾湯
【組成】粉葛根3克,炒山藥、茯苓、禦米殼、谷芽、補中益氣丸(包煎)各9克,赤石脂12克(先煎),米炒荷蒂3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止瀉。
【主治】腹瀉。癥見腸鳴泄瀉、少氣懶言、四肢無力、舌淡苔白、脈虛軟無力。
【來源】著名中醫學傢秦伯未驗方。


蘋果止瀉方
【組成】蘋果1~2個。
【用法】烤熟、去皮、蘸紅糖少許食之,每次可服1~2個,每日2次。
【功效】澀腸止瀉。
【主治】用於慢性腸炎、過敏結腸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腹瀉,大便稀溏等癥。
【來源】山東省中醫研究所所長,現代著名中醫學傢劉惠民驗方。


沉瀉方
【組成】黨參10克,山藥15克,焦白術10克,煨木香6克,赤白藥各10克,補骨脂10克,苦參6克,桔梗6克,仙鶴草24克。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各濃煎成藥200毫升,分2次溫服。同時取灌腸方(地榆30克,石菖蒲15克,白芨15克)濃煎成50毫升趁熱調入錫類散0.9克,和勻,於晚8時大便後灌腸。肛管插入不少於15厘米。溫度保持50℃。灌完後,腿伸直,臂部墊高10厘米,左側臥5分鐘,平臥5分鐘,右側臥5分鐘,然後平臥入睡。要求保留在腸中達8小時以上。
【功效】健脾止瀉,佐以清熱。
【主治】經常泄瀉,腹鳴隱痛,糞檢有黏度及膿細胞、紅細胞,檢查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者。
【來源】江蘇省中醫院名老中醫徐景藩驗方。


溫腎健脾止瀉方
【組成】臺黨參18克,炒白術15克,茯苓15克,白扁豆(花尤佳)18克,焦山楂18克,炒故紙12克,炒神曲12克,炒澤瀉12克,炒吳茱萸9克,五味子9克,炒白芍15克,煨訶子肉9克,煨肉豆蔻6~9克,廣木香6克,砂仁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溫腎健脾,固腸止瀉。
【主治】腎陽虛衰,命門火微,脾失溫煦,健運無權,以致胃之關門不固,大腸傳導失司,而泄瀉經久不愈者。
【來源】山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陸永昌主任醫師驗方。


三味止瀉散
【組成】山藥150克,訶子肉60克,石榴皮60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面,每次4.5克,日3次,白開水送服。
【功效】滋脾胃,澀腸固瀉。
【主治】脾虛久瀉。癥見腹瀉日久,腹中隱隱作痛、喜按,水谷不化、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來源】黑龍江省名老中醫鄭僑驗方。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