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治療胃病吐血有效偏方匯總

治療胃病吐血有效偏方匯總

時間:2019-05-11 11:04:3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吐血是以嘔吐血液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癥。其血由胃而來,經嘔吐而出,血色或紅或紫暗,常挾有食物殘渣,甚者可因亡血氣脫導致陰陽離絕。現代醫學中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屬本癥范疇。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六個偏方治療胃病吐血如下:
平血降逆湯
【組成】三七粉(沖服)3~6克,川鬱金10克,川牛膝10克,生大黃6~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止血化淤,清熱降逆。
【主治】吐血暴作,形體尚實者。
【來源】湖北中醫學院洪子雲教授驗方。
降香枯草湯
【組成】炒蘇子4.5克,降香4.5克,夏枯草9克,白茅根9克,石斛9克,茜草炭4.5克,芥穗炭3克,生牡蠣、麥門冬各9克,陳皮4.5克,藕節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涼肝降沖。
【主治】肝肺氣逆之吐血。
【來源】山東著名老中醫吳少懷教授驗方。
止血煎
【組成】馬勃100克,大黃50克。
【用法】用水浸泡馬勃2小時,然後加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時入大黃,再煎至200毫升時倒出藥液,用4層紗佈濾過,加入甘油15毫升以延緩鞣酸分解,置冰箱內貯存。治療方法分兩種。口服者每次50毫升,24小時後作內窺鏡檢查,觀察止血情況。鏡下給藥者,於活檢鉗孔插入塑料管,將藥汁註於出血病灶處,每次用量20~40毫升。
【功效】涼血化淤,止血安絡。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來源】空軍沈陽醫院名老中醫陶文洲教授驗方。
解毒涼血湯
【組成】生石膏25克,玄參12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大黃炭6克,鮮茅根60克,阿膠珠6克,花粉15克,銀花30克,藕節10克,白芨6克,麥門冬15克,生甘草15克,荷葉炭3克,犀角粉1.5克(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溫毒入於營血,迫血妄行之吐血。
【來源】北京著名老中醫關幼波教授驗方。
鎮沖止血湯
【組成】代赭石30克,生地30克,紅參9克,白芨9克,側柏炭9克,藕節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鎮沖止血。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嘔血)。
【來源】江西名老中醫吳德興教授驗方。
化淤寧血湯
【組成】紫丹參12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血餘炭10克,蘇子10克,黨參10克,側柏炭10克,地榆炭10克,炙甘草3克,烏賊骨12克,煅龍牡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另用三七粉2克,白芨粉10克,沖服,每日3次。)
【功效】化淤止血。
【主治】吐血(肝硬化)。
【來源】南京市中醫院謝昌仁教授驗方。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