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防止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的七大要點
時間:2019-05-11 11:06:2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消化性潰瘍容易反復發作,並且能引發大出血、潰瘍穿孔、幽門梗阻、 癌變等並發癥,嚴重影響人類生存質量,給人類生命健康帶來負面作用,給社會經濟造成一定負擔,應積極預防。對消化性潰瘍的復發,宜采取如下措施:
1.避免使用致潰瘍藥物。非自體類抗炎藥、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利血平等藥物的長期使用都會導致潰瘍病的發生,應盡量少用或遵醫囑。
2.不貪零食。經常吃零食會刺激胃酸分泌,由於攝入食物較少無需大量胃酸來幫助消化,而多餘的胃酸就會消化胃及十二指腸黏膜本身,進而造成消化性潰瘍。
3.戒煙。由於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具有損傷胃黏膜的作用,長期吸煙使胃酸分泌過多,膽汁返流進入胃而破壞胃黏膜,造成中和胃酸的能力下降,還可造成黏膜中前列腺素含量降低,而前列腺素有保護胃腸道黏膜的作用。
4.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種細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竇炎的主要病因。
5.消除精神因素。情緒不良、精神緊張都可影響胃腸道黏膜的血液營養供應,神經內分泌系統增加胃酸的分泌,而引起潰瘍病。
6.戒酒。酒精會刺激胃酸分泌,對胃黏膜直接損傷作用,多喝無益,應當戒酒。
7.治療慢性疾病。很多慢性疾病對胃腸有負面影響,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如肺氣腫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比正常人高3倍;冠心病、動脈硬化會造成胃黏膜供血不佳,影響潰瘍的愈合;肝硬化患者的消化性潰瘍發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 ~ 3倍。
1.避免使用致潰瘍藥物。非自體類抗炎藥、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利血平等藥物的長期使用都會導致潰瘍病的發生,應盡量少用或遵醫囑。
2.不貪零食。經常吃零食會刺激胃酸分泌,由於攝入食物較少無需大量胃酸來幫助消化,而多餘的胃酸就會消化胃及十二指腸黏膜本身,進而造成消化性潰瘍。
3.戒煙。由於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具有損傷胃黏膜的作用,長期吸煙使胃酸分泌過多,膽汁返流進入胃而破壞胃黏膜,造成中和胃酸的能力下降,還可造成黏膜中前列腺素含量降低,而前列腺素有保護胃腸道黏膜的作用。
4.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種細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竇炎的主要病因。
5.消除精神因素。情緒不良、精神緊張都可影響胃腸道黏膜的血液營養供應,神經內分泌系統增加胃酸的分泌,而引起潰瘍病。
6.戒酒。酒精會刺激胃酸分泌,對胃黏膜直接損傷作用,多喝無益,應當戒酒。
7.治療慢性疾病。很多慢性疾病對胃腸有負面影響,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如肺氣腫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比正常人高3倍;冠心病、動脈硬化會造成胃黏膜供血不佳,影響潰瘍的愈合;肝硬化患者的消化性潰瘍發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 ~ 3倍。
閱讀全文
上壹篇:治療消化性潰瘍兩個有效偏方
下壹篇:長期失眠的最好偏方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
7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