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6種食療偏方治消化性潰瘍
時間:2019-05-11 11:12: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於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一多發病、常見 病。潰瘍的形成有各種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 基本因素,因此得名。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整理瞭6種食療偏方治消化性潰瘍,如下:
【偏方一:蓮子桂花羹】
原料:蓮子60克,桂花2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蓮子用清水浸泡2小時,去芯,入沙鍋中,加水煮1小時,至
蓮肉酥爛,加入桂花2克,白糖適量,再燉5分鐘即可。
用法:每日晨起空腹服下,20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心益脾,溫中散寒,暖胃止痛。主治胃潰瘍。
【偏方二:荷葉飲】
原料:鮮荷葉100克,鮮藕節200克,蜂蜜50克。
制法:將藕節切碎,與荷葉共放入沙罐中,加蜂蜜,用木棰或搟面杖搗爛,再倒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煎煮一個小時。
用法:溫水服用,每日2~3次。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
【偏方三:蜂蜜土豆汁】
原料:鮮土豆1000克,蜂蜜適量。
制法:鮮土豆切絲搗爛,以洗凈紗佈絞汁,取其汁放在鍋中,先以文火燒開,然後用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加入蜂蜜,再煎至稠粘停火,冷後裝瓶備用。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時各飲一匙,2 ~ 3周為一療程。
功效:此方有和胃、溫中、健脾、益氣功效。
【偏方四:大棗冬菇湯】
原料:紅棗幹冬菇15個,生薑、花生油、料酒、食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先將幹冬菇洗凈泥沙;紅棗洗凈,去核;然後將清水,冬菇,紅棗,食鹽,味精,料酒,薑片,熟花生油少許一起放入蒸碗內蓋嚴,上籠蒸 60 ~ 90分鐘,出籠即成。
用法:食棗喝湯。
功效:益氣、開胃,適用於胃癌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癥。
【偏方五:包菜飴糖汁】
原料:適量鮮包心菜,飴糖適帚。
制法:鮮包心菜用冷開水洗凈後搗爛,置消毒紗佈中絞汁備用。
用法:服用時取菜汁80毫升加入適量飴糖拌勻。每日早、晚2次服用。10日為一個療程。
功效:本方有清熱止痛,促進潰瘍愈合的功效。適用於消化性潰瘍的早期治療。
【偏方六:茉莉花粳米粥】
原料:茉莉花3 ~ 5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茉莉花用水煮開後撈出,加入粳米煮粥,加白糖適量調味。
用法:酌情食用5 ~7日。
功效:有理氣和中功效。適用於肝胃氣滯型潰場病患者。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整理瞭6種食療偏方治消化性潰瘍,如下:
【偏方一:蓮子桂花羹】
原料:蓮子60克,桂花2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蓮子用清水浸泡2小時,去芯,入沙鍋中,加水煮1小時,至
蓮肉酥爛,加入桂花2克,白糖適量,再燉5分鐘即可。
用法:每日晨起空腹服下,20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心益脾,溫中散寒,暖胃止痛。主治胃潰瘍。
【偏方二:荷葉飲】
原料:鮮荷葉100克,鮮藕節200克,蜂蜜50克。
制法:將藕節切碎,與荷葉共放入沙罐中,加蜂蜜,用木棰或搟面杖搗爛,再倒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煎煮一個小時。
用法:溫水服用,每日2~3次。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
【偏方三:蜂蜜土豆汁】
原料:鮮土豆1000克,蜂蜜適量。
制法:鮮土豆切絲搗爛,以洗凈紗佈絞汁,取其汁放在鍋中,先以文火燒開,然後用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加入蜂蜜,再煎至稠粘停火,冷後裝瓶備用。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時各飲一匙,2 ~ 3周為一療程。
功效:此方有和胃、溫中、健脾、益氣功效。
【偏方四:大棗冬菇湯】
原料:紅棗幹冬菇15個,生薑、花生油、料酒、食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先將幹冬菇洗凈泥沙;紅棗洗凈,去核;然後將清水,冬菇,紅棗,食鹽,味精,料酒,薑片,熟花生油少許一起放入蒸碗內蓋嚴,上籠蒸 60 ~ 90分鐘,出籠即成。
用法:食棗喝湯。
功效:益氣、開胃,適用於胃癌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癥。
【偏方五:包菜飴糖汁】
原料:適量鮮包心菜,飴糖適帚。
制法:鮮包心菜用冷開水洗凈後搗爛,置消毒紗佈中絞汁備用。
用法:服用時取菜汁80毫升加入適量飴糖拌勻。每日早、晚2次服用。10日為一個療程。
功效:本方有清熱止痛,促進潰瘍愈合的功效。適用於消化性潰瘍的早期治療。
【偏方六:茉莉花粳米粥】
原料:茉莉花3 ~ 5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茉莉花用水煮開後撈出,加入粳米煮粥,加白糖適量調味。
用法:酌情食用5 ~7日。
功效:有理氣和中功效。適用於肝胃氣滯型潰場病患者。
閱讀全文
上壹篇:3種中藥偏方治消化性潰瘍
下壹篇:3種中藥偏方治慢性胃炎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
7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