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中醫日常偏方淺析

中醫日常偏方淺析

時間:2019-05-11 11:44: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摘要】中醫偏方是民間成百上千年傳統國醫的結晶,本文對內外婦兒幾大科常見病中醫治療偏方進行瞭總結。
【關鍵詞】 中醫偏方;淺析
中醫偏方概念
偏方,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方,其用藥獨特,組方巧妙,對某些病證往往有神奇的效果。常用偏方的基本特點:1.藥物以食物為主,絕對無毒;2.劑量單位均用舊制,如:斤、兩、錢等,有的用碗,是指一般性中碗;3.所用藥物凡帶有*記號的一般均可到中藥店買到;4.有些疾病治療期間需忌口,是指用藥期間如不忌口,則會影響療效。
常見病偏方
內科
1.初起感冒
蔥白(連須)、生薑片5錢、水一碗煎開、加適量紅塘稱熱一次服下(蔥薑不需服下),並馬上睡覺,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
白天用法同第一條,另外,要在晚上睡覺前,用大蒜頭搗成糊狀,敷兩足心(湧泉穴,每足心敷黃豆粒大即可),用佈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用2-3天即愈。
3.幹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
生黑芝麻3錢(約一調羹),冰糖適量,共搗碎開水沖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魚類。
4.有痰咳
(包括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兒童氣管炎)白蘿卜二兩,鴨梨二兩,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適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連用3天。清熱化痰。可與第九條同用。
5.老氣管炎(慢性氣管炎)
取冬天打霜後絲瓜藤*一兩、甘草*一錢,水一碗煎湯一次服下,一日二次,連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忌煙酒、辣物,最好與第九條同用。
6.長期咳嗽(肺氣腫及氣管炎等引起咳嗽)
明礬一兩,研成粉用醋調成糊狀,每晚睡前取黃豆大一團敷足心(湧泉穴,兩足都敷),用佈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用7天有特效。
高血壓、高血脂
芹菜籽*一兩,用紗佈包好,放10斤水煎湯,早、中、晚飲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頭,有降血壓、血脂特效
外科
1.關節炎、肩周炎(包括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食用細鹽1斤,放鍋內炒熱,再加蔥須,生薑各3錢,一起用佈包好,趁熱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連用一星期,有追風祛濕之功效。
2.腎虧腰痛:絲瓜籽半斤,炒黃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錢,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還可治婦女產後腰痛。3.戒煙:幹南瓜藤*一兩,煎一碗湯加適量紅糖一次服,一日三次,7天後永不想抽煙。
4.戒酒:活黃鱔一條,放一瓶白酒內浸二天後此酒,1次1-2兩,一日三次,將酒服完後永遠不想再喝一滴酒。5.喝酒不醉:葛根*1錢,在喝酒前泡一杯開水喝下再喝酒,酒精可解,所以人不會醉。
6.疥瘡(老爛腳):豆腐渣炒熱,敷患處,用佈包好,日換一次,可治愈爛腳久不收口。
7.脫肛(解大便時肛門脫下):每次用韭菜半斤,水2斤煎開洗肛門,一日二次,洗三天。
兒科
1小兒感冒(包括嬰兒):生薑5錢,水半碗煎開加入紅塘服下,一日二次,2天可愈。
2、百日咳(及嬰兒氣喘):大蒜一頭,去皮搗爛加白糖3錢,過半小時後用開水一兩沖,兩天可治小兒咳嗽、嬰幼兒氣喘,有特效。
3、小兒遺尿:生蔥白一根,搗爛,每晚睡前敷肚臍,用佈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用3-5天,可治愈。
4、夜啼:大人用一小撮綠茶放口內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兒肚臍,用佈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用3天。
5、嬰幼兒腹瀉、腹脹:大蒜一頭,連皮燒焦,再與半碗水燒開,加適量白糖服湯,一日一次,一般兩三天即可消食止瀉。
6、盜汗(成人盜汗同):老豆腐半斤,切片貼鍋內燒成巴,再加水一碗,白糖適量,燒湯連巴一同食用,每晚睡前服,3天痊愈。
7、流口水(成人、老人睡覺流口水方法同):泥鰍半斤,去內臟曬幹,炒黃研成粉,用黃酒沖服,一次二錢,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8、兒童缺鈣:每次用蝦皮5錢,海帶1兩,一起煮湯,加油鹽食用,一日一次連用半月。
婦科
1、婦女白帶(白帶多、有異味):生雞蛋一隻,從一頭敲一小洞,將7粒白胡椒裝入蛋內,用紙封好蒸熟,去胡椒吃蛋,每日一隻,連吃一星期,忌吃豬血、綠豆。
2、月經不調(來經提前或推遲均在7天以上):幹藕節半斤,炒黃研成粉,白酒送服,一日三次,一次2錢,服完即可每月來經。
3、血崩(月經量太多):黑木耳3兩,炒幹研成粉,紅塘水送服,一次3錢,一日二次。
4、閉經(少女18歲後和非懷孕婦女二月以上不來月經):茄子切片曬幹,炒黃研成粉。黃酒送服,一日二次,一次5錢,十天可愈。
5、痛經(來經時腹痛):用絲瓜筋一次一兩,燒一碗湯服,一日二次,7天痊愈。
6、外陰癢:蔥白連根一兩,花椒10粒,一起煎水一碗,洗陰部,每天二次,共洗3天。
7、產後缺乳:萵苣籽*5錢,煎湯一碗,加白糖一次服下,一日二次,5天後乳汁充足。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