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五個羌族民間老偏方

五個羌族民間老偏方

時間:2019-05-11 11:55:0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羌族群眾居住在我國的西南地區,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中,羌族人積累和形成瞭自己的醫藥經驗和用藥習慣。
其中,很多偏方由於效果顯著,取材多樣,一直流傳至今。
羌活治感冒 將羌活根部曬幹,搗爛成粉末狀,用紙卷成卷煙狀,平常用抽煙的方法吸入,可治療風寒感冒、咳嗽、頭痛、咽喉痛、四肢酸痛等癥。
大黃除腫痛 將新鮮大黃的根,除去泥沙,洗凈後用水煎煮10分鐘,然後取出大黃根切成薄片,趁熱敷在患處,可治療扭挫傷、癰疽瘡瘍、腫毒。
貝母止咳喘 將挖出的貝母除去泥沙,曬幹後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勻後蒸熟,對久咳痰喘、咳嗽咯血、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有良效。
小葉杜鵑解毒 摘取小葉杜鵑的新鮮葉、花、枝條,搗爛後外敷,有解毒、消炎、止痛作用,能治療化膿性癰疽、惡瘡、疥瘡等頑固性皮膚病。
豬膽殺蟲 取豬膽1個,晾幹研成末,再加面粉、水調勻,制成丸藥,每次內服1粒,每日2次,對疔瘡、惡瘡、風蟲牙痛等效果顯著。
久咳鹽敷方
很多老年人有咳嗽的毛病,在寒冷季節尤其厲害,用熱鹽敷肚臍和兩肋骨即能溫肺腎而止咳。
中醫認為,長期咳嗽是由於寒氣傷肺腎所致,兩脅通肺,肚臍連腎。
將鹽炒熱之後,其溫熱之性可以進入肺腎二經,溫養腎陽、理順肺氣,所以能止咳。
取粗鹽200克,炒10~15分鐘,倒在幹毛巾或厚棉佈上,迅速將口紮好,不要讓鹽漏撒出來。
趁鹽包熱時,先將鹽包放在肚臍部位熨敷皮膚,持續5分鐘。再把鹽包置於兩側脅肋部,上下移動熨敷,每個位置停留5分鐘。
每天1次,一般熨敷5天後咳嗽就可以止住,嚴重者連續7天用鹽熱敷。
柿子葉的化糖妙法
柿子有健脾開胃的作用,用它的葉子來泡水喝,又止渴又潤喉。糖尿病的癥狀就是“三多一少”,柿子葉的作用恰好對瞭它的癥。當然,最好是用幹的柿子葉,像泡茶那樣泡著喝。如果是新鮮的柿子葉,就得在鍋裡放點油炒一下。把柿子葉的澀味炒掉,代茶飲,也能較好地控制餐後血糖。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堅持每天當茶一樣喝,沒有糖尿病的人就不要經常喝瞭,這種涼性的東西,喝多瞭不太好。
石榴治病三驗方
咽喉疼痛:鮮石榴1~2枚,取其子肉搗碎,以開水浸泡,晾冷後過濾,每日含漱數次。
久瀉久痢、腸風下血:石榴果皮12~18克,水煎後加紅糖適量,每日兩次分服。
牛皮癬:鮮石榴皮,蘸明礬末擦患處,每日3次。
常吃奶酪巧降血糖
據英國和荷蘭科學傢聯合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常吃奶酪有助於降低2型糖尿病危險。
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吃55克奶酪(大約兩片)可以使與肥胖癥有關的2型糖尿病危險降低大約12%。
科學傢分析,奶酪之所以能降低2型糖尿病,可能是因為其發酵過程產生的某些物質能起到防治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作用。而且奶酪中的益生菌會降低膽固醇,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好處。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