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治療胃痛有效偏方
時間:2019-05-11 11:55: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引起胃痛的主要原因有:飲食失調、情志刺激、勞累受寒、脾胃不健等。本病與西醫所指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神經官能癥,胃黏膜脫垂等相類似。
癥狀:①胃脘部疼痛反復發作或驟然疼痛;②疼痛可有脹痛、冷痛、熱痛、隱痛、刀割樣劇痛等;③常伴有痞悶或脹痛,以及噯氣、泛酸、嘈雜、惡心、嘔吐等癥;④發病常與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勞累受寒等有關。
在民間,治療胃痛有偏方:
一、煙熏法
處方:緩痛煙。
【組成】巴豆殼(棄仁不用)、煙葉、荷葉各適量(切細絲)。
【操作】將上三味藥切細絲後拌勻,用薄紙卷成煙狀點著,像吸煙樣輕輕大口深吸,吸入後腹內可有漉漉樣響聲,繼之肛門矢氣,疼痛即可緩解。
【適應證】食積氣滯型胃痛。
二、灌腸法
處方:止痛液。
【組成】大黃10克(後下),肉桂6克,吳萸10克,黃連10克,白芍30克,烏梅20克,枳實15克,烏藥20克。
【操作】上藥加水煎取200 毫升,用導尿管經肛門灌入,保留灌腸40~60分鐘,1天1次,7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3天,一般需2~3個療程。
【適應證】陰虛血淤型胃痛。
三、口服法
方一:瓦甘散。
【組成】瓦楞子20克,炙甘草20克,炒白術20克,延胡索15克。
【操作】共研成末。每天3次,每次3克。飯前30分鐘溫開水送服,兒童酌減。7天為1療程。
【適應證】胃脘痛。
方二:疏肝和胃飲。
【組成】當歸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實6克,栝樓10克,薤白10克,法夏10克,陳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克。
【操作】每天1劑,每劑煎2次,第一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藥,武火煎沸後改文火煎至100毫升,取汁溫服;第二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溫服。
癥狀:①胃脘部疼痛反復發作或驟然疼痛;②疼痛可有脹痛、冷痛、熱痛、隱痛、刀割樣劇痛等;③常伴有痞悶或脹痛,以及噯氣、泛酸、嘈雜、惡心、嘔吐等癥;④發病常與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勞累受寒等有關。
在民間,治療胃痛有偏方:
一、煙熏法
處方:緩痛煙。
【組成】巴豆殼(棄仁不用)、煙葉、荷葉各適量(切細絲)。
【操作】將上三味藥切細絲後拌勻,用薄紙卷成煙狀點著,像吸煙樣輕輕大口深吸,吸入後腹內可有漉漉樣響聲,繼之肛門矢氣,疼痛即可緩解。
【適應證】食積氣滯型胃痛。
二、灌腸法
處方:止痛液。
【組成】大黃10克(後下),肉桂6克,吳萸10克,黃連10克,白芍30克,烏梅20克,枳實15克,烏藥20克。
【操作】上藥加水煎取200 毫升,用導尿管經肛門灌入,保留灌腸40~60分鐘,1天1次,7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3天,一般需2~3個療程。
【適應證】陰虛血淤型胃痛。
三、口服法
方一:瓦甘散。
【組成】瓦楞子20克,炙甘草20克,炒白術20克,延胡索15克。
【操作】共研成末。每天3次,每次3克。飯前30分鐘溫開水送服,兒童酌減。7天為1療程。
【適應證】胃脘痛。
方二:疏肝和胃飲。
【組成】當歸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實6克,栝樓10克,薤白10克,法夏10克,陳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克。
【操作】每天1劑,每劑煎2次,第一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藥,武火煎沸後改文火煎至100毫升,取汁溫服;第二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溫服。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
5
-
6
-
7
-
8
熱門文章
-
3
-
4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