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燈芯草灸穴位治療帶狀皰疹

燈芯草灸穴位治療帶狀皰疹

時間:2019-05-11 17:59:3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燈芯草灸穴位治療帶狀皰疹偏方:選取皮膚部位水皰丘疹群的上、下、左、右、中間,共五處穴位的正常皮膚,用碘酒消毒後,取一根燈芯草,頭上沾少許植物油(用菜油最佳),點燃後,垂直對準選準皮膚處迅速按下,將燈芯草的火在皮膚上按熄,動作要迅速,按熄時可聽到啪的聲響。共灸五穴。每天治療一次,3~5天為一療程。
有一年冬天,我中學時代的老師到北方旅遊,回來後感到右脅處很癢,接著就開始慢慢疼痛起來,過瞭幾天後,右脅部出現瞭巴掌大的豆樣簇狀紅色丘疹和水皰,皰壁光亮,周圍有紅暈,灼熱感,疼痛劇烈,睡眠也大受影響,不得不自己吃止痛藥、安眠藥來應急處理。老師很擔心,連忙來找我想辦法。
我一看就告訴老師,他患上瞭帶狀皰疹,也就是民間常說的“蛇串瘡”和“蜘蛛瘡”。這個病是帶狀皰疹病毒侵犯周圍神經所導致的,好發於中老年人身上,如果是免疫功能比較差的老人,發病率更是比正常人高出50~100倍。老師今年也有六十多瞭,應該是體質本身就差,外出旅遊時又受瞭風寒,導致瞭病毒乘虛而入發病的。
看著老師一臉苦色,我安慰他不用擔心,帶狀皰疹這個病我還是比較熟悉,而且中醫學也有不少行之有效的辦法,往往能夠立竿見影呢,接著我動手給他治療起來瞭。
首先,選取皮膚部位水皰丘疹群的上、下、左、右、中間,共五處穴位的正常皮膚,用碘酒消毒後,取一根燈芯草,頭上沾少許植物油(用菜油最佳),點燃後,垂直對準選準皮膚處迅速按下,將燈芯草的火在皮膚上按熄,按熄時可聽到啪的聲響。共灸五穴,每穴灸三至五下。
在身上按熄火頭,看上去比較可怕,但實際操作起來,老師並沒有太多不適。這是因為帶狀皰疹本身痛感就比較強烈,按熄時可能產生的疼痛與之比較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我的動作比較迅速和熟練,更是將痛感降到最低。給老師治療完後,我問他感覺怎麼樣,老師驚喜地說疼痛馬上明顯減輕瞭,我又給他開瞭點藥回去服用,明天再來找我治療。
第二天見到老師時,他告訴我昨天回去後疼痛都不太明顯,這兩晚雖然還有疼痛,但痛楚已經明顯減輕瞭,沒吃止痛藥、安眠藥,也睡瞭個好覺。我又給他治瞭一次,第三天再見到老師時,隻見他身上原來的水皰已經幹癟,甚至開始結痂,而且已經完全沒有疼痛感瞭。老師很驚訝,說這不起眼的“啪啪啪”灸幾下,就能這麼快治好病,真是想不到。
我說這並不奇怪,我這次隻是給他用瞭燈芯草灸法,其實還可以使用隔蒜灸和隔薑灸的方法,效果同樣也很好。這兩個方法操作起來稍微復雜些,如隔蒜灸,需要將獨頭大蒜切約0.3~0.4厘米厚的薄片,薄片用粗針刺三至五個小孔,然後用蒜片放在皮膚部位水皰丘疹群的上、下、左、右、中間(註意先對局部皮膚進行酒精或碘酒消毒)。然後用一根艾條灸,點燃後,在每個蒜片上面進行懸灸,令點燃的艾灸頭離薑片隔數厘米,具體距離靈活調整,應令局部皮膚感覺熱,但不燙為度,每個蒜片處灸五分鐘,共灸約25分鐘,每天一次,一般5次左右就能治愈瞭。隔薑灸與隔蒜灸類似,隻是把蒜片換成薑片而已。
燈芯草灸、隔薑灸、隔蒜灸,這些都屬於中醫的艾灸療法。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正氣不足,感受濕熱毒邪,或因情志內傷,肝膽火盛;或因脾胃濕熱等,致濕熱毒邪鬱於肌膚而發病的。而艾灸有補人體正氣、陽氣,並可借溫熱之力促使體內鬱積的濕熱通過體表排出。現代醫學研究則發現,艾葉具有消毒作用,對各種致病菌、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艾灸的熱效應能加快瞭局部血液循環,自然能促進免疫細胞向病患處聚集,迅速殺滅病毒,促使皰疹消退、幹燥,加快皰液吸收。而生薑、大蒜本身就有殺菌、殺病毒效果,與艾灸相配合效果自然能更上一層樓。
不過,應該客觀地說,艾灸治療帶狀皰疹的機制還不是研究得很清楚,但多項針對帶狀皰疹的臨床研究結果發現,將艾灸與西藥的抗帶狀皰疹病毒藥對比,艾灸的效果要優於抗病毒藥物,尤其在疼痛控制方面,一般均認為灸法會明顯勝出。
讀者在碰到帶狀皰疹困擾時,不妨自行按照本文介紹的方法進行艾灸治療。這幾個方法中燈芯草灸法花費時間最短,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它操作起來有些不好掌握,那就可以使用隔薑灸、隔蒜灸方法,隻是花費的時間需要更長,需要多費些精力。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