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氣滯血瘀的食療方
治療氣滯血瘀的食療方
1、治療氣滯血瘀的食療方
1.1、鮮藕炒木耳
原料:鮮藕片250克,黑木耳10克。
制作方法:鮮藕洗凈連節切片,稍微炒一下;用溫水將黑木耳泡軟,放入少許調料,略微翻炒即可。
養生功效:這道菜制作簡便,並具有補脾開胃,益氣補虛,止血,散淤和血的功效,對氣血虧虛、幹咳少痰、痰中帶血、產後調養等均有益處。
1.2、山楂紅糖包
原料:山楂10克,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方法十分簡單,隻要將山楂與紅糖研磨成餡,做成面粉包子,蒸熟即可。
養生功效:有利於化飲食,消肉積、痰飲、痞滿、吞酸,行結氣,化淤血。
禁忌:山楂紅糖包雖然對於血淤體質的人來說是種不錯的選擇,但胃酸過高者不宜食用。
2、氣滯血瘀的原因有幾點
2.1、情緒抑鬱、緊張,性格內向,有不順心的事都埋在心裡,鬱結日久,影響氣血運行。
2.2、嗜食油膩、甜食,血脂過高,或飲食過咸,或飲水不足,均能使血液過分黏稠,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2.3、氣虛、陽虛體質,推動功能減退,導致氣血運行遲緩或瘀積。
2.4、生活環境寒冷,血管長期痙攣,血行遲緩或凝滯於微血管。
2.5、缺少運動鍛煉,心肌收縮力減弱,氣血運行遲緩。
2.6、各種慢性炎癥引起局部組織鬱血、水腫、粘連,或病理產物停積於局部,會影響氣血運行。
3、氣滯血瘀的中藥配方
3.1、柴胡、香附、鬱金、當歸、川芎、紅花、薤白、枳殼、桃仁、參三七、銀杏葉等行氣、活血藥,有助於改善氣滯血瘀體質。
3.2、著名的理氣、活血化瘀方劑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湯、失笑散,應根據氣滯血瘀部位不同靈活選用。
3.3、中成藥麝香保心丸、復方丹參滴丸,可用於心血管瘀阻初起,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時服用。
3.4、胃腹脹痛、噯氣、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陳皮、砂仁、檳榔、豆蔻、厚樸、大腹皮、萊菔子、大黃、神曲、山楂、谷麥芽、雞內金等,或用保和丸、木香檳榔丸行氣、止痛、消食、通便。
氣滯血瘀的調理方法
1、改變飲食習慣:喜食油膩厚味、甜食,或攝入過多鹽分、飲水不足都會導致血液過分粘稠,最終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發血瘀。
2、多喝水: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減少,導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緩慢。
3、不宜在寒冷環境逗留: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環境的時間不宜過久。冬季室溫應不低於攝氏20度。夏季使用空調降溫,室溫也不宜過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
4、泡腳:每天用熱水泡浴,有利於改善全身氣血運行,如能定期進行藥浴、按摩,則效果更好。
氣滯血瘀有哪些癥狀
1、乳腺增生
當氣滯血瘀出現後會引起胸脅脹滿,走竄疼痛,性情急躁易怒,兩脅下有腫塊,有時刺痛不敢觸碰,極易造成乳腺增生,發展嚴重時致乳腺癌。
2、加速衰老
人體如果長期處於氣滯血瘀狀態組織就會缺血,細胞會處於“饑餓”狀態加快衰老。
瘀血是五臟之毒,為百病之源。它是一種失去瞭新陳代謝能力的血,對人體沒有益處,反而會影響正常的血液細胞。
如果在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產生不良作用,加速五臟的衰老,瘀血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皮膚變得粗糙,稍微一碰就會瘀青,疼痛,臉上開始有雀斑,嚴重者則會引發乳腺癌、腫瘤等威脅人生命的疾病。
-
1
-
3
-
3
-
4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