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草的藥用價值_竹節草的副作用
竹節草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功在清熱,利尿,殺蟲。
2、用於什麼病癥
利尿,殺蟲。
3、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克,鮮品30~6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竹節草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竹節草一般沒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竹節草一般沒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飲食禁忌
竹節草一般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
竹節草的醫學記載及附方
1、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1.1、別名:竹節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救荒本草》),竹菜、鴨蹠草(《嶺南采藥錄》)。
1.2、藥材來源:為鴨蹠草科植物竹筋草的全草。
1.3、生境分佈:分佈於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地區,產於廣東、廣西、雲南、臺灣;生於向陽貧瘠的山坡草地或荒野中,海拔500-1000米。也分佈於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地區。
1.4、性味歸經:《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寒。
1.5、化學成分:本品含萹蓄苷、槲皮苷、傘形花內酯、牡荊素、鼠李糖-3-半乳糖苷、兒茶精、沒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綠原酸、對香豆酸等。鮮草還含維生素E。
1.6、功能主治:功在清熱,利尿,殺蟲。
1.7、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克,鮮品30~6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1.8、原形態:多年生披散草本。莖柔弱,匍匐地面,節上生根,或為半攀援狀。葉披針形或卵形,長3~7厘米,寬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禿凈或披柔毛;鞘常有紅色小斑點,鞘口有睫毛。佛焰苞具柄,卵狀披針形,折迭狀,長1.5~2.5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渾圓或心形,禿凈或被毛,有縱線條,橫線條不明顯,柄長1~3厘米;聚傘花序在1苞內2個,下部1個有花1~3朵,不結實,上部的有花1~2朵,結實;萼片3;花瓣3,藍色或外面1枚淡白色;發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3室,其中2室含胚珠2顆,背室含胚珠1顆。蒴果。種子黑色,有網紋和深窩點。花期夏、秋。
2、《生草藥性備要》:治白濁,消熱散毒,利小便。
3、《嶺南采藥錄》:根莖搗爛,敷瘡癤。
4、治腸蛔蟲癥,膽道蛔蟲癥,蟯蟲病,鉤蟲病。煎服:9~18g。
5、治皮膚濕疹,陰道滴蟲病,陰部瘙癢。鮮草煎水洗。
-
1
-
2
-
4
-
6
-
8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