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

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

時間:2019-05-11 20:58:5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身體寒熱是中醫的一種說法,指的是身體有寒又有熱,其實通過飲食就可以很好地緩解這種癥狀。那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我來說下!

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

1、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

若身上同時出現寒熱夾雜的癥狀,屬於寒熱錯雜的綜合體質,則生冷寒性及燥熱食品均不宜多食。因為,過食寒性食品易傷陽氣,而過食熱性食品易傷陰液及助長熱性。宜常吃甘平易吸收的食物,輪流或同時食用涼性及溫性食物,這樣不僅可同時吸收涼溫食物的精華,更可相互平衡,避免單獨食用而產生副作用。

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

2、寒熱體質的表現

2.1、寒冷體質“寒體質”的人,產熱能量低,所以手足較冰冷,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容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白,膚色淡,口淡無味,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即使炎炎夏日,進入冷氣房也會覺得不適,需要喝杯熱茶或加件外套才會舒服。

2.2、溫熱體質“熱體質”的人,產熱能量增加,身體較有熱感,臉色紅赤,容易口渴舌燥,喜歡喝冷飲,小便色黃赤而量少,進入冷氣房就倍感舒適。這類體質的人不太適宜服用溫熱性質的飲食,反而吃一些寒涼滋潤的食物,方能維持身體之平衡,感覺舒服,減少全身性的熱感。

2.3、體質虛與實“體質虛”是生命活動力衰退所造成,人的精神比較萎靡。“體質實”則容易發熱、腹脹、煩躁、呼吸氣粗,容易便秘。除瞭以上分類外,體質還有寒熱虛實交雜的可能,約略可分“寒與偏寒”,“熱與偏熱”,又或以一般來區分。

3、寒證與熱證的鑒別要點

辨別寒證與熱證,不能孤立地根據某一癥狀作判斷,就對疾病的全部表現進行綜合觀察、分析,尤其是寒熱的喜惡,口渴與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涼溫,以及二便,舌象、脈象等方面更應細致觀察。

《醫學心悟·寒熱虛實表裡陰陽辨》說:“一病之寒熱,全在口渴與不渴,渴而消水與不消水,飲食喜熱與喜冷,煩躁與厥逆,溺之長短赤白,便之溏結,脈之遲數以分之。假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飲食,煩躁,溺短赤,便結脈數,此熱也。假如口不渴而不能消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溺清長,便溏,脈遲,此寒也。”可作為辨別寒證與熱證的參考。

身體寒熱發燒的情況

忽冷忽熱。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如發作無規律,多見於少陽病,發作有規律多見於瘧疾,或也有氣鬱所致。其中,瘧疾應到醫院進行治療。

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

惡寒發熱。自己覺得冷,體溫卻很高,蓋被加衣也很難緩解。多為感染性疾病所致,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道感染、腸道感染等疾病的早期。一旦出現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隻寒不熱。隻覺得冷而不發熱,添加衣被後能緩解。如果同時有面色蒼白、肢冷蜷臥,多屬於慢性體虛性疾病,建議平時多保暖,少吃冷食,或適當喝點溫補中藥。如果覺得局部冷且痛,多為突發性疾病所致,如受涼被凍僵,需及時祛寒保暖。

隻熱不寒。隻覺得熱,不怕冷。壯熱:高熱不退,多見於肺炎、菌痢、尿道感染的嚴重期,同時還伴有滿面通紅、口渴、出大汗等。此時除瞭冷敷並大量補水外,要盡快送往醫院。微熱:發熱不高(不超過38攝氏度),或僅自覺發熱,多見於陰虛潮熱、氣虛發熱等,建議用中藥調理。

身體寒熱的皮膚危害

1、紅腫痘

由於體質燥熱內火旺盛,熱性體質尤其容易“上火”,臉頰、額頭、下巴中部等部位容易冒出紅腫且摸起來很硬的大痘痘。這對於每個人來說不亞於是毀容的打擊。因此要忌食辛辣和油膩的食物。

2、泛油光

皮膚水油失衡也和燥熱的體質密不可分。熱性體質通常體溫偏高,導致內分泌異常旺盛,皮膚變得很容易出油。不僅導致毛孔粗大,也會讓粉底不服帖,很容易脫妝。

3、生理痘

寒性體質特別容易面臨循環不暢的問題,比如到瞭冬天會手腳冰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這是因為寒性體質血液循環比較慢,激素分泌也更容易受到影響變得紊亂,所以更容易在生理期前後冒出紅腫的大痘痘,同時也很容易出現痛經的問題。

身體寒熱吃什麼調理

4、膚色暗沉

還是由於寒性體質,體溫偏低導致內循環障礙,使得排毒機能也大受其害,長期毒素堆積,膚色暗沉、臉頰長斑等等問題都找上門來。特別是皮膚傷口不容易愈合,並且容易留疤。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