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色果的營養價值_吃椰色果的好處
椰色果的屬性
1、科屬
椰色果(Yan Se Guo),國內看到的應為 Duku-Langsat 杜古-榔色果,楝科榔色木屬。
2、產地
產地:東南亞,原產於馬來群島
3、別名
香港稱椰色果為盧菇;臺灣稱椰色果為蘭撒果。
4、簡介
椰色果,球狀。外形像桂圓,稍大;剝皮後果肉多瓣,略有彈性。黃褐色皮,乳白色肉,半透明帶小籽。清香似柚子,味甘似荔枝,微酸,籽苦、無毒。
常綠喬木或灌木。羽狀復葉或3小葉;小葉全緣。花小,近球形;雜性異株;雄花序圓錐狀,雌花序總狀或穗狀,腋生。萼5深裂;花瓣5,分離,基部與花絲筒合生;花絲筒球形或圓柱形,花藥10,2輪,內藏;花盤不明顯;子房3-5室,每室2胚珠,花柱極短或無,柱頭3-5淺裂。肉質漿果。種子單生或成對,假種皮肉質。
椰色果的營養價值、吃椰色果的好處
椰色果是龍貢果。
龍宮果營養價值高,其中每100克的龍宮果含有以下營養素:7.8-14.2克碳水化合物、0.4-0.7克蛋白質、10–19毫克鈣、20毫克磷、1毫克鐵、0.05毫克硫胺素、0.02毫克維生素、B20.5毫克鹽酸、4-13.4毫克維生素C。龍宮果全身是寶,藥用價值高,果皮烘幹後既可以用來驅蚊,也可以用來治療腸內寄生蟲和腹瀉;籽粉用於降燒;樹皮用於治療瘧疾和蠍螫傷。
龍貢果含有豐富的糖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鈣、磷、鐵等,此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和煙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特別高。龍貢果有利尿的功能,它的樹皮可用來治療腸道疾病。
龍貢果是楝科植物,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1982年從馬來西亞引種,現已開花結果。
龍貢果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羽狀復葉,小葉全緣。花小,近球形;雜性異株;雄花序圓錐狀,雌花序總狀或穗狀,腋生。肉質漿果。
吃椰色果的最佳時間
吃椰色果的最佳時間是8-9月。
椰色果的選購方法
不易保鮮,不要挑選帶黑點的。
椰色果的副作用
小孩子不可多食。黃皮味酸、性平、微涼,食用有助於清熱降火,消食解暑,但小孩子年紀尚幼,消化系統不健全,食用多瞭會傷害腸胃,容易造成拉肚子。
脾胃虛寒的人或患有胃炎的人也應註意,不可多食,否則會造成腹瀉。
高血糖者慎食。黃皮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糖,能夠幫助補充能量和營養,但如果血糖長期較高的,最好不要吃。
黃皮果不可多食,否則易動火,發瘡癤。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