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和什麼一起吃最好
雞肉和什麼一起吃最好
1、雞肉和什麼一起吃最好
1.1、冬瓜
材料:雞肉250克、冬瓜200克、蔥1根、薑適量、香菇適量。
做法:
準備好調料,蔥,薑,蒜,料酒,白胡椒粉。
冬瓜切塊,香菇泡發去蒂,雞肉洗凈瀝幹水分。
熱鍋,下雞塊煎(不用放油),煎的過程中放入薑片,香菇,煎到兩面都發黃的時候倒入料酒,灑一點白胡椒粉。
換入另一個鍋中,把雞塊,薑片,香菇放入鍋中,煎出的油扔掉不要,加水,加蔥段,冬瓜,蒜。
大火滾開之後,轉小火燉40分鐘。
燉好之後出鍋之前再放入鹽、白胡椒粉,調味即可。
1.2、香菇
材料:雞肉、香菇、蔥、薑、白糖。
做法:
雞肉洗凈,香菇洗凈切小朵。
用油爆香蔥薑,加入雞肉稍微炒至變色。
雞肉加水大火煲開以後加入香菇轉小火煲。
最後加鹽,再加一點白糖就好瞭。
2、雞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2.1、雞肉與鯉魚相克: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
2.2、雞肉與芥末相克:兩者共食,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
2.3、雞肉與大蒜相克。
2.4、雞肉與菊花相克:同食會中毒。
2.5、雞肉與糯米相克: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2.6、雞肉與狗腎相克:會引起痢疾。
2.7、雞肉與芝麻相克:同食嚴重會導致死亡。
3、吃雞肉的好處有哪些
3.1、減肥健身
雞胸肉蛋白質高、脂肪低,是減肥和健身人士可以常吃的肉類。
3.2、降低膽固醇
雞胸脯肉中的脂肪含量比較低,維生素含量比較高,可有利於降低膽固醇。
3.3、促進智力發育
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腦功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方面,更是有較好的作用。
3.4、治療體虛
中醫理論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以治療由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頭暈等癥狀。
3.5、補肝血
在中醫看來,雞肉是入肝經,因此具有補肝血的作用,女人在順產的時候,會出很多血,肝是藏血的器官,這時候燉點雞湯,便可達到補肝血的功效。
哪些人不宜吃雞肉
1、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癥、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
2、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3、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如何挑選雞肉
1、摸、聞辨新鮮
如果雞肉外層微幹,不發黏、不沾手,用手指壓後會立即復原狀,無異味,則說明雞肉比較新鮮。
2、看雞爪挑柴雞
柴雞、草雞等都稱散養雞,價格要貴不少。識別方法是看雞爪。一般散養雞的腳爪細而尖長、粗糙有力,而圈養雞腳短、爪粗、圓且肉厚。
3、看翅膀識別註水雞
雞肉註水,破壞瞭肉的組織結構,使肉失去瞭原有的品質和風味,更嚴重的是還會造成肉類寄生蟲、致病菌污染。
可以看翅膀來辨別,如果發現上邊有紅針眼或烏黑色,那就證明已經被註瞭水。另外,可以用手指捏一捏皮層,若明顯感到打滑,可能是註過水的雞肉。
4、買活雞,別挑肉太多的
挑活雞,要選精神活潑、眼睛靈活、眼球充滿整個眼窩、兩翅緊貼身體、毛有光澤的。更重要的是,身上肉不要太多,肉多而肥的雞可能是激素催的。在吃法上講究吃肉挑公雞,燉湯用母雞。
5、測彈性
新鮮的雞肉有彈性,用手指按壓後會恢復。
-
2
-
3
-
6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