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老中醫分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有效小偏方
時間:2019-05-09 16:16: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老中醫分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有效小偏方:
①一手扶住支撐物,挺直身,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上翹起,然後向後甩,腳尖向後,腳面繃直,腿亦伸直。兩條腿各輪流甩動20~30次。
②扭膝時兩足平行靠攏,雙膝並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反復3遍,扭完雙膝後隨意地活動活動肢體以做放松運動。
有句俗語“甩腿扭膝,八十不老”,說的就是人們如果好好保護下肢,八十歲也不會老。中醫認為,常甩腿扭膝,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舒通經絡,調整機體功能,延緩衰老。除此之外,常甩腿扭膝,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功效。
每逢周末,我都會帶小孩到小區的廣場玩,在廣場上,我註意到經常有位老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孩子和其他老人玩耍,覺得挺奇怪。後來我跟他熟悉瞭,也漸漸瞭解瞭他的情況。老人傢姓張,今年70多歲瞭,有老慢支,走一會兒就氣喘,所以沒法參與其他老人的活動。他的病還經常加重,天氣一冷,就要感冒、氣喘、咳嗽、咯痰,要去小區的診所打吊瓶。
得知瞭張大爺的情況,我建議他不要一直這樣做,要想他的老慢支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得進行適度的體育運動。張大爺說他也明白,很多醫生也告訴過他這個道理,但他走一會兒就要氣喘,更別提像什麼跑步、遊泳等劇烈運動瞭。我告訴他有個辦法很適合,原地就能實施,就是常做甩腿扭膝的動作。具體動作:甩腿時先一手扶樹或墻或穩定的支撐物,挺直身,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上翹起,然後向後甩,腳尖向後,腳面繃直,腿亦伸直。兩條腿各輪流甩動20~30次。另外,扭膝時兩足平行靠攏,雙膝並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反復3遍,扭完雙膝後再稍事隨意地活動活動肢體以做放松運動。
我又囑咐他,甩腿扭膝動作可反復進行,每天運動一次,每次運動約半小時,具體時間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進行靈活調節,以運動時和運動後無明顯疲勞不適感為宜。
張大爺剛聽這個方法有點半信半疑,但知道我是醫生,他也願意試試。此後,張大爺每天堅持這個方法,一開始隻能做上幾分鐘,就要停下來喘氣,堅持上一個月後,他漸漸能夠鍛煉上半個小時瞭。張大爺自己感覺氣喘的癥狀改善很多,可以走上十幾分鐘也不會喘氣。他繼續堅持瞭兩個多月,一個周末我再帶孩子去廣場,驚奇地發現他竟然和一幫老人一起在笑容滿面地打太極呢。
後來,張大爺還是忍不住好奇地問我,為什麼甩腿扭膝這個方法對老慢支管用呢,我一時半會也答不上。這些專業的醫學術語,張大爺未必能聽懂。好吧,在此我就簡單地說明一下。
現代醫學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除瞭呼吸道癥狀外,還有常見的骨骼肌消耗、營養不良等肺外表現。因此進行常規的藥物治療外,還強調進行全身的運動訓練,尤其是涉及多組大肌群的下肢運動訓練來優化身體其他系統的功能,將肺功能障礙的影響降到最低,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即目前所提倡的“肺康復”。2007年美國胸科醫師協會和美國心肺康復協會聯合推出的《美國肺康復醫學指南》,已經將下肢肌肉運動訓練作為COPD患者肺康復的必需內容,推薦等級為1A級。大量臨床研究表明,下肢運動訓練使COPD患者的步行距離、最大運動負荷、最大攝氧量均顯著增加,通氣功能和心功能均能明顯改善。
現代醫學提倡的下肢運動訓練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步行、爬樓梯、遊泳、踩自行車等。不過,對於張大爺這樣年紀的老年患者,這些方式顯然不太適合,萬一如果摔倒瞭,那就更得不償失。相比之下,我們中國傳統的甩腿扭膝方法,基本是在原地訓練,安全性很高,是最適合於張大爺的下肢訓練方法。
那麼,下肢運動訓練應該堅持多久呢?目前研究認為,即便是每周2次,每次40分鐘的訓練頻率,堅持8周,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最後值得提醒的是,在“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系列書第二冊(《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煩惱一掃光》,第223頁:《吹泡泡,老慢支標本兼治》)中,曾介紹過吹泡泡的呼吸訓練方法,對於老慢支、肺氣腫患者,建議一並使用,效果更佳。因為在現代醫學中的肺康復治療體系中,主要包括瞭呼吸肌訓練、運動鍛煉等。吹泡泡這個方法,實際上就是呼吸肌訓練,而本文介紹的甩腿扭膝,自然就是運動訓練瞭。
①一手扶住支撐物,挺直身,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上翹起,然後向後甩,腳尖向後,腳面繃直,腿亦伸直。兩條腿各輪流甩動20~30次。
②扭膝時兩足平行靠攏,雙膝並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反復3遍,扭完雙膝後隨意地活動活動肢體以做放松運動。
有句俗語“甩腿扭膝,八十不老”,說的就是人們如果好好保護下肢,八十歲也不會老。中醫認為,常甩腿扭膝,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舒通經絡,調整機體功能,延緩衰老。除此之外,常甩腿扭膝,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功效。
每逢周末,我都會帶小孩到小區的廣場玩,在廣場上,我註意到經常有位老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孩子和其他老人玩耍,覺得挺奇怪。後來我跟他熟悉瞭,也漸漸瞭解瞭他的情況。老人傢姓張,今年70多歲瞭,有老慢支,走一會兒就氣喘,所以沒法參與其他老人的活動。他的病還經常加重,天氣一冷,就要感冒、氣喘、咳嗽、咯痰,要去小區的診所打吊瓶。
得知瞭張大爺的情況,我建議他不要一直這樣做,要想他的老慢支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得進行適度的體育運動。張大爺說他也明白,很多醫生也告訴過他這個道理,但他走一會兒就要氣喘,更別提像什麼跑步、遊泳等劇烈運動瞭。我告訴他有個辦法很適合,原地就能實施,就是常做甩腿扭膝的動作。具體動作:甩腿時先一手扶樹或墻或穩定的支撐物,挺直身,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上翹起,然後向後甩,腳尖向後,腳面繃直,腿亦伸直。兩條腿各輪流甩動20~30次。另外,扭膝時兩足平行靠攏,雙膝並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反復3遍,扭完雙膝後再稍事隨意地活動活動肢體以做放松運動。
我又囑咐他,甩腿扭膝動作可反復進行,每天運動一次,每次運動約半小時,具體時間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進行靈活調節,以運動時和運動後無明顯疲勞不適感為宜。
張大爺剛聽這個方法有點半信半疑,但知道我是醫生,他也願意試試。此後,張大爺每天堅持這個方法,一開始隻能做上幾分鐘,就要停下來喘氣,堅持上一個月後,他漸漸能夠鍛煉上半個小時瞭。張大爺自己感覺氣喘的癥狀改善很多,可以走上十幾分鐘也不會喘氣。他繼續堅持瞭兩個多月,一個周末我再帶孩子去廣場,驚奇地發現他竟然和一幫老人一起在笑容滿面地打太極呢。
後來,張大爺還是忍不住好奇地問我,為什麼甩腿扭膝這個方法對老慢支管用呢,我一時半會也答不上。這些專業的醫學術語,張大爺未必能聽懂。好吧,在此我就簡單地說明一下。
現代醫學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除瞭呼吸道癥狀外,還有常見的骨骼肌消耗、營養不良等肺外表現。因此進行常規的藥物治療外,還強調進行全身的運動訓練,尤其是涉及多組大肌群的下肢運動訓練來優化身體其他系統的功能,將肺功能障礙的影響降到最低,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即目前所提倡的“肺康復”。2007年美國胸科醫師協會和美國心肺康復協會聯合推出的《美國肺康復醫學指南》,已經將下肢肌肉運動訓練作為COPD患者肺康復的必需內容,推薦等級為1A級。大量臨床研究表明,下肢運動訓練使COPD患者的步行距離、最大運動負荷、最大攝氧量均顯著增加,通氣功能和心功能均能明顯改善。
現代醫學提倡的下肢運動訓練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步行、爬樓梯、遊泳、踩自行車等。不過,對於張大爺這樣年紀的老年患者,這些方式顯然不太適合,萬一如果摔倒瞭,那就更得不償失。相比之下,我們中國傳統的甩腿扭膝方法,基本是在原地訓練,安全性很高,是最適合於張大爺的下肢訓練方法。
那麼,下肢運動訓練應該堅持多久呢?目前研究認為,即便是每周2次,每次40分鐘的訓練頻率,堅持8周,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最後值得提醒的是,在“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系列書第二冊(《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煩惱一掃光》,第223頁:《吹泡泡,老慢支標本兼治》)中,曾介紹過吹泡泡的呼吸訓練方法,對於老慢支、肺氣腫患者,建議一並使用,效果更佳。因為在現代醫學中的肺康復治療體系中,主要包括瞭呼吸肌訓練、運動鍛煉等。吹泡泡這個方法,實際上就是呼吸肌訓練,而本文介紹的甩腿扭膝,自然就是運動訓練瞭。
閱讀全文
上壹篇:治療中老年人腿腳抽筋有效小偏方
下壹篇:治療中老年人牙齒松動奇效偏方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