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老中醫分享治療三叉神經痛特效偏方
時間:2019-05-09 16:29:5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治療三叉神經痛特效偏方:將白芷、細辛、辛夷花、雞血藤,按照2:2:1:2的比例,洗凈、曬幹、粉碎、除去殘渣和纖維狀物後,再混合1份冰片,磨成細粉,置於密封玻璃瓶中,放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使用時用棉簽蘸少量此藥物,置入患者患側鼻孔內輕輕吸入即可。每日1~2次,5天為一個療程。
老張是我一個親戚的鄰居,今年72歲。我過年走親戚時也會去他傢坐坐,跟他下下棋,喝喝茶,跟他關系也算不錯。
可我去年見到他時,發現他沒精打采的,眉眼低垂,好像沒睡夠一樣,呵欠連天。我見狀問他怎麼回事。他告訴我,他是因為三叉神經痛,在服用西藥卡馬西平,整天想睡,覺得很累,沒有精神。
後來我瞭解到,老張的三叉神經痛已經三年瞭,為瞭這個,他可沒少吃苦頭。剛開始的時候,他試過局部封閉,針灸,針眼紮瞭不少,效果卻沒有什麼。又服過幾個月的中藥,但一停藥又復發瞭。而且這半年病情越發嚴重,說話,刷牙,甚至是吃飯都可能引起像刀子割一樣的疼痛。後來就去看瞭西醫,開始服用卡馬西平,方才緩解瞭疼痛的發作。
看著老張痛苦低迷的樣子,我很能理解他的痛苦。要知道三叉神經痛有個外號叫“天下第一痛”,發作時會在三叉神經感覺支配范圍內(如眉弓上方、眼眶下方、顴部、上唇、下唇等處)突然發生電擊般、刀割般、撕裂般或針刺似的劇烈疼痛,持續數秒或數分鐘,此病會經常反復發作,且好發於中老年人身上,多數患者僅發生在面部一側,也有雙側同時發生。
我告訴老張,他這樣長期吃卡馬西平也隻是權宜之計,不如考慮用一個偏方試試:將白芷、細辛、辛夷花、雞血藤,按照2:2:1:2的比例,洗凈、曬幹、粉碎,除去殘渣和纖維狀物後,再混合1份冰片,磨成細粉,置於密封玻璃瓶中,放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使用時用棉簽蘸少量此藥物,置入患者患側鼻孔內輕輕吸入即可。每日1~2次,5天為一個療程。
老張因為患病,平時也看些醫書,加上犯病之初也吃過中藥,沒見效果。因此他半信半疑地看著我。
我告訴他三叉神經痛在數百年前已被發現,但至今對其發病機制仍缺乏足夠認識,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臨床常用方法主要有手術、伽馬刀、射頻術、封閉、激光、口服西藥等等。這些方法多通過抑制神經、阻滯神經、破壞神經,致使三叉神經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達到治療效果。部分患者雖然通過手術可以達到徹底治愈的效果,但由於手術一般目的是破壞三叉神經,使之喪失感覺功能,一方面費用較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導致其他神經組織損傷的副作用,況且即便是手術也不敢保證肯定有效,所以大部分患者往往不敢接受。
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方法是口服西藥卡馬西平,控制效果較好,但一停藥即會迅速復發。且由於該藥本質上是一種神經功能抑制藥,通過抑制神經的興奮性,除用於三叉神經痛之外,還往往用於治療癲癇病,因此長期服用對大腦神經亦有抑制作用,故會產生老張這樣的嗜睡、疲倦、沒精神的副反應。
這個方子是前幾年開學術會議時我從一位山西同行處學來的。據該同行所雲,此方乃出自於當地一位民間中醫之傢傳秘方,他學會後在臨床上已試用過幾百例,有效率在八成左右。我雖然看的三叉神經痛患者不算太多,但用過後發現也有六七成的有效率,所以推薦給老張試試。這個方子的原理是這樣的:那位民間老中醫認為,三叉神經痛本質上是經脈阻滯,絡脈不通,不通則痛,為“淤”為“阻”。根據通則不痛的中醫理論,針對淤阻的病理,就應該以活血化淤,通經活絡的治療原則。簡單來說,就是要“通”。方中辛夷花性溫,味辛微苦,具有祛風通竅的作用;白芷性溫,味辛微苦,具有祛風、通竅、止痛的作用;雞血藤味苦澀微甘,具有活血化淤之效;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具有通諸竅,散鬱火,消腫止痛的作用;細辛味苦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之效。諸藥合用,整方諸藥均有“通”之特性,且細研成粉,經鼻吸入,藥力能夠快速直接地進入面部經脈,迅速疏通三叉神經疼痛區域的淤阻,從而達到療效。相比之下,西藥卡馬西平雖然控制疼痛發作的效果不錯,但原理上是抑制、阻滯神經傳導,可以說是“堵”的思維,這樣就很難去根。相反,這個方子以“通”為原則,就像古代大禹治水采用宜通不宜堵的方案一樣,反倒有可能起到去根之效。
老張聽我這樣解釋,有點信服,又問我用這個偏方的時候,還吃不吃卡馬西平,我告訴他可以先停用一下,無效的話再吃回去就行瞭。老張於是很快就準備好瞭藥粉,並按照我的建議停服瞭卡馬西平,沒過兩天,三叉神經痛發作瞭,他立刻把藥粉吸入鼻孔,不到半分鐘,疼痛迅速消失,當天也沒有再發作,他有瞭信心,接著連用5天,居然後面整整一個月都沒有發作。第二個月又發病,他連忙再次連服5天,接下來一年,三叉神經痛都沒有再發作瞭。第二年的春節,他還專門登門來拜訪我,對我表示感謝呢。
閱讀全文
上壹篇:四個有效偏方治療三叉神經
下壹篇:小茴香治療過敏性紫癜偏方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