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一個小偏方根治腹脹脾胃虛弱

一個小偏方根治腹脹脾胃虛弱

時間:2019-05-09 16:35: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根治腹脹脾胃虛弱的老偏方:厚樸15克,法半夏10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鮮生薑15克(拍碎放入),水煎取湯,每日一次。
劉大叔是一位退休工人,半年前急性腹瀉住院兩周,腹瀉雖治愈瞭,卻落下瞭腹脹的毛病。他曾在各醫院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一般,時輕時重。後來經人介紹,他來瞭我的門診看病。接診時臨床表現為胃脘及腹部脹滿,吃飯後及夜間尤其嚴重,胃口很差,全身乏力,大便難解,診脈虛弱無力。
在臨床上,經常可見到因為腹脹而前來就診的患者,這類患者往往進行各項檢查如胃鏡、腸鏡也並無發現異常。西醫學將之稱為“功能性腹脹”,通常使用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莫沙必利等治療。功能性腹脹的臨床表現與中醫學的“痞滿”相似。根據臨床觀察,脾胃氣虛型比較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年老體衰,脾胃功能本身已經偏弱,更是常見於此證型。
劉大叔的腹脹問題是腹瀉的後遺癥,也就是說,患者腹瀉過後損傷瞭脾胃之氣,導致腹脹癥狀出現。他目前的胃口差、全身乏力、大便難解等癥狀,也是脾胃虛弱的征象。因此,我給他開瞭個經典的古方: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具體做法:厚樸15克,法半夏10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鮮生薑15克(拍碎放入)。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即可,每日一次。
厚樸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出自《傷寒論》六十六條:“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原方是用來治療“發汗後,腹脹滿者”。因為發汗不當,或發汗太過而傷害脾氣,脾主管運化轉輸而主腹,結果導致汗後脾虛,運輸無權,或生痰濕,使氣機壅滯,則腹脹滿。因此此方正是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型腹脹、痞滿的好方子。
脾虛氣滯引起的腹滿,治療時若單用補益劑,則有助滿生濕的弊端;單用行氣散結法,又恐怕更傷脾氣,不利轉輸,所以宜消補兼施。厚樸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中,厚樸味苦、性溫,善於下氣行散,除胃中滯氣而燥脾,泄滿消脹最宜;生薑、半夏兩藥,前者宣散通陽,行胃中滯氣,後者開結豁痰,除胃中逆氣;兩者與厚樸配伍,辛開苦降,消脹除滿。配合人參、甘草為佐,既可補氣益脾又可防理氣藥傷瞭正氣。
劉大叔回去按方服用,三天後過來復診,說吃瞭一劑藥後開始排氣,肚子覺得挺舒服的,兩劑服完排氣更多,待三劑服完,胃口也好瞭,腹脹的問題基本消失瞭。由於病程較久,我給他診過舌脈後又以原方開瞭6劑藥給他鞏固治療,服完這些藥後劉大叔的腹脹問題徹底痊愈瞭。另外,值得提醒的是,上述方子主要治療脾氣受傷轉運失常所引起的腹脹,並不能通治其他腹脹癥狀,其他證型的功能性腹脹須應用其他方法治療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如嫌上方過於繁瑣,還可以嘗試另一個更簡單的方子――陳皮薑棗湯,做法是:陳皮10克、生薑30克,剁成碎末,大棗5~10枚。一起入鍋,加水500毫升,煮沸後改文火,再煎3~5分鐘即可。趁熱飲用最佳,可稍加紅糖以調味。此方中陳皮可理氣行氣,用於調理脾胃氣滯,大棗與生薑則是暖胃益脾之品。所以此方同樣是消、補兼施,與厚樸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的思路一致。不過這三樣食材一般傢庭都有,隨手可取,非常方便取材。但同樣需要註意的是,脾胃虛弱者適用,其他證型的用此方就不合適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