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治療褥瘡的特效小偏方

治療褥瘡的特效小偏方

時間:2019-05-09 16:38:0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治療褥瘡的特效小偏方:先用碘酒沖洗清潔瘡面,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擦凈瘡面及周圍皮膚。再用雲南白藥1~3克,加蜂蜜3.5倍量調成糊狀,用棉簽蘸糊,塗在患處,外用幹凈的紗佈覆蓋一層,最後用膠佈固定。每日換藥1次。
褥瘡是長期臥床、坐輪椅以及術後患者常出現的並發癥,是機體組織由於遭受外部壓力而出現的局部缺血性損害,現多稱壓力性潰瘍,在美國、歐洲及其他國傢廣泛稱之為壓迫性潰瘍。
兩個月前,我就碰到過這麼一位70歲的褥瘡女患者曾大媽。曾大媽因患類風濕關節病,四肢關節已變形,失去活動能力,癱瘓臥床三年,傢屬請陪護工在傢中照料,可這位阿姨對業務不太熟悉,沒有經常給曾大媽翻身、按摩,結果曾大媽的屁股上長瞭個褥瘡,一翻身就叫痛,試瞭很多藥,但那個褥瘡始終長不好,總是流水流膿的,不見好轉。
曾大媽的女兒為自己沒有照料好媽媽很是愧疚,她過去在我門診看過病,於是又專門來找我咨詢,看有沒有治褥瘡的方法。我叫她別著急,褥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而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致使組織血脈淤阻、潰爛、壞死。其病理改變主要是局部組織細胞的缺血、缺氧以致壞死。治療應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為主。
聽說曾大媽已經用過瞭很多藥物,我估計常規的方法對她應該沒效瞭,就推薦瞭一個偏方,但叮囑曾大媽女兒,這個方子需要精心照料,每天實施才行。具體方法:先用碘酒沖洗清潔瘡面,再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擦凈瘡面及周圍皮膚。然後用雲南白藥1~3克,加上3.5倍量的蜂蜜,調成糊狀,用棉簽蘸糊,塗在患處,外用幹凈的紗佈覆蓋一層,最後用膠佈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雲南白藥為黃色或淺棕黃色粉末,主要成分為三七、冰片、麝香等。三七通脈行淤,和營止血,行淤血而斂新血;麝香可活血通經、止痛;冰片清熱止痛,也能生肌。現代藥理研究也證明三七抗炎、耐缺氧;麝香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冰片具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臨床實驗證實雲南白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及白色念珠菌等細菌引發的炎癥具有抑制作用,且還可以明顯促成纖維成長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的生成,加速血管的生長及結締組織的增生,以達到促進傷口愈合之效。
蜂蜜在這方子裡的地位可能比雲南白藥還重要。《本草綱目》記載:“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而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臨床實驗證明,蜂蜜對鏈球菌、葡萄球菌、白喉等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減少滲出、減輕疼痛,防止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及組織再生。因其富含果糖、葡萄糖、蔗糖、有機酸、煙酸、乙酰膽堿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可提高血漿蛋白量,加強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率,加速瞭褥瘡的恢復。
用蜂蜜還有一個好處。現在流行的創傷“濕性環境”理論認為,應該為缺血的潰瘍面創造一個濕性環境,此環境要有透氣性能,同時還應具有抗滲出、防止創面組織浸泡及殺菌等作用,而蜂蜜濕敷,正好符合“創面濕性愈合”理論。
曾大媽的女兒聽瞭,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回去給母親試用。一周後,她打電話給我,說上藥後挺有效,如今褥瘡已開始好轉,有新鮮的肉芽長出。我叫她繼續堅持用,她給母親連續使用一月後,褥瘡完全長好瞭。看著折磨媽媽的痛苦減少瞭,曾大媽的女兒終於松瞭一口氣。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