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怎樣蒸螃蟹不流黃

怎樣蒸螃蟹不流黃

時間:2019-05-20 10:11:4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怎樣蒸螃蟹不流黃?吃蟹黃是吃螃蟹的高潮,美味的蟹黃蟹膏讓人回味無窮。但是,如果烹飪過程中不註意技巧,很容易流失蟹黃,那麼怎樣蒸螃蟹不流黃?一起來學學。

怎樣蒸螃蟹不流黃

1、怎樣蒸螃蟹不流黃

在處理螃蟹時,我們為瞭防止飽滿的蟹黃流出,一般的做法是:

在選螃蟹時,要選擇新鮮的,爪子齊全,活動力強的,若不特別新鮮的螃蟹,有時也會在蒸的過程中流出蟹黃,而且多為淡淡的蟹黃汁液。怎樣蒸螃蟹不流黃

用橡皮筋或細繩將螃蟹的爪固定,防止其亂爬;

關鍵點:上鍋蒸螃蟹時將螃蟹的肚子朝上,背部朝下,這樣受熱很均勻,而且成熟後的蟹黃,都被保留在殼內;

蒸螃蟹鍋底的留水量。不宜過多,至少與屜有兩公分的距離,因為水量過大,會導致水沸騰時將螃蟹頂起,甚至將蟹黃煮出來;

蒸的時間,一般控制在十分鐘以內,不宜過久。因為螃蟹,不論海蟹還是河蟹,都不適宜太長時間的蒸煮,時間太長,鮮美的味道會隨著水蒸汽而喪失。

2、蟹黃的營養價值

螃蟹體內的卵巢和消化腺,橘黃色、味鮮美。蟹黃不是螃蟹的卵,雖然成份和蟹卵基本一致,但是兩者有本質區別。蟹黃中確實含有未排出體外的卵細胞,但還有其他的螃蟹的器官、腺體、組織液等物質,並非單純的蟹卵。蟹黃體積變大、呈鮮艷的橘黃色時代表母蟹的性腺已經成熟,此時生產排出體外的是蟹卵,留在體內性腺中的卵細胞仍然屬於蟹黃的一部分。

蟹黃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脂和其他營養物質,營養豐富,但是同時含有較高含量的油脂和膽固醇。蟹黃可制成很多美食:蟹黃粥等。上海灘還有著名的美味小吃——蟹粉小籠。顧名思義,主料就是蟹黃。蟹黃有河蟹黃和海蟹黃兩種。

3、蟹黃的食用禁忌

蟹黃中一般還有很多膽固醇。雞蛋中膽固醇含量一般在200以上,蟹黃比雞蛋還高,每100克蟹黃中膽固醇含量可能高達400毫克以上,而每100克蟹肉中的膽固醇大約60-70毫克,所以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血管病患者不宜食用蟹黃。怎樣蒸螃蟹不流黃

如何挑選蟹黃多的螃蟹

掂重量:

好的螃蟹當然是比較重的,在同樣大小的情況下,較重的那隻說明肉更多、黃(膏)更滿。具體的方法也很簡單,找一隻大小合適比較重的螃蟹為標準,然後以這個標準來挑選重量差不多的就可以瞭。

辨活力:

有活力的螃蟹說明新鮮而且健康。但是有一點要註意,現在市場上很多螃蟹都是捆好瞭賣的,這是怕螃蟹活動過多消耗瞭自己的重量和掉腿,這種情況我們隻要輕輕碰觸蟹眼就可以瞭——有活力的螃蟹會快速把突出的眼睛躲閃開的。

看顏色:

看顏色分兩步:一是蟹殼要青、蟹腹要白,不能發黑;二是蟹尾部要發紅或發黃,並且高高翹起(蟹殼部分與蟹臍的根部要分離開、有滿漲的感覺),這證明蟹黃(膏)很滿。

捏軟硬:

用手捏一下螃蟹的腿,如果感覺很軟就說明這隻螃蟹是很空的、沒什麼肉,蟹膏蟹黃也不可能很滿。而如果蟹腿很堅硬則說明這是一隻“健壯”的螃蟹,再結合上面的3點就一定可以挑到黃滿膏肥的好螃蟹啦!怎樣蒸螃蟹不流黃

蟹黃和蟹肉哪個更營養

對比蟹肉和蟹黃中脂肪酸進行分析發現,兩者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差不多,但蟹黃中單不飽和脂肪比例更高,蟹肉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更高。蟹黃中的必需脂肪酸,比如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分別占8.4%,3.2%和4.6%。蟹肉中的n-3脂肪酸含量要高於蟹黃,比如,蟹肉中EPA(C20:5w-3)和DHA(C22:6w-3)的比例均明顯高於蟹黃,分別為12.4%,9.7%;而蟹黃中EPA和DHA的含量均不超過3%。所以,蟹肉還是不錯的n-3脂肪酸的來源,一般會認為蟹肉的脂肪酸比例會更健康一些。除瞭這些之外,蟹黃中一般還有很多膽固醇。每100克雞蛋中膽固醇含量一般在200毫克以上,蟹黃比雞蛋還高,每100克蟹黃中膽固醇含量可能高達400毫克以上,蟹膏也差不多;而每100克蟹肉中的膽固醇大約60-70毫克。所以,如果有高血脂、高膽固醇的人最好少吃點蟹黃蟹膏吧。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