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三個中藥偏方治療風濕性心臟
時間:2019-05-09 17:26:0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風濕性心臟在中醫學中多屬於“怔忡”、“喘證”、“水腫”、“心痹”等范疇。其病機主要是風寒濕邪內侵,久而化熱或風濕熱邪直犯、內舍於心、乃至心脈痹阻、血脈不暢、血行失度、心失所養、心神為之不安。
【偏方一:利濕化瘀湯】
原料:制半夏、枳實、川芎、赤芍、麥冬、五味子各9克,茯苓30克,丹參、沙參各1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1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利濕除痰,活血化瘀。對風濕性心臟病有一定療效。
【偏方二:養心湯】
原料:炙黃芪60克,淮小麥、毛冬青、丹參、益母草各30克,全當歸、川芎、桃仁各9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益氣活血,助陽通脈。對風濕性心臟病有一定療效。
【偏方三:白術茯苓煎】
原料:桂枝、炙附子各7.5克(先煎),白術、茯苓、生黃芪、五加皮各25克,細辛3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白芍、生薑各15克。
制法:先將原料加水浸泡半小時,用水煎服煮;煎沸後慢火在煎半小時,二次煎沸後慢火煎20分鐘,兩煎混合。
用法:分2次服用,每次100毫升,早晚餐後1小時左右服用。
功效:對風濕性心臟病有一定療效。
另附四個民間小偏方治療風心病
【偏方一:敷貼療法】
將雷公藤的根和葉搗爛,敷於病處,半小時以後將藥膏取下,對於以關節疼痛為主癥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偏方二:藥浴療法】
用桑枝500克,絡石藤200克,忍冬藤、雞血藤、海桐皮各60克,豨薟草、海風藤各100克,用水煎服好,取汁,兌入溫水進行藥浴。
【偏方三:推拿療法】
按揉內關、合谷、曲池、三陰交,手法適宜輕柔,對病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偏方四:噴霧療法】
用鮮威靈仙500克,生甘草、松針葉各60克煎湯,放入噴霧瓶中使用,方法簡便易行。在病痛發作的時候,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偏方一:利濕化瘀湯】
原料:制半夏、枳實、川芎、赤芍、麥冬、五味子各9克,茯苓30克,丹參、沙參各1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1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利濕除痰,活血化瘀。對風濕性心臟病有一定療效。
【偏方二:養心湯】
原料:炙黃芪60克,淮小麥、毛冬青、丹參、益母草各30克,全當歸、川芎、桃仁各9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益氣活血,助陽通脈。對風濕性心臟病有一定療效。
【偏方三:白術茯苓煎】
原料:桂枝、炙附子各7.5克(先煎),白術、茯苓、生黃芪、五加皮各25克,細辛3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白芍、生薑各15克。
制法:先將原料加水浸泡半小時,用水煎服煮;煎沸後慢火在煎半小時,二次煎沸後慢火煎20分鐘,兩煎混合。
用法:分2次服用,每次100毫升,早晚餐後1小時左右服用。
功效:對風濕性心臟病有一定療效。
另附四個民間小偏方治療風心病
【偏方一:敷貼療法】
將雷公藤的根和葉搗爛,敷於病處,半小時以後將藥膏取下,對於以關節疼痛為主癥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偏方二:藥浴療法】
用桑枝500克,絡石藤200克,忍冬藤、雞血藤、海桐皮各60克,豨薟草、海風藤各100克,用水煎服好,取汁,兌入溫水進行藥浴。
【偏方三:推拿療法】
按揉內關、合谷、曲池、三陰交,手法適宜輕柔,對病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偏方四:噴霧療法】
用鮮威靈仙500克,生甘草、松針葉各60克煎湯,放入噴霧瓶中使用,方法簡便易行。在病痛發作的時候,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閱讀全文
上壹篇:三個預防乳腺癌食療小偏方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