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子偏方治療小兒蛔蟲效果好
【藥材】黑色絲瓜子30克。
【做法】取黑色絲瓜子30克於鍋中,翻炒至香脆。去外殼,空腹嚼服即可。
患者問診美美是3歲的小女孩,一天媽媽帶著美美來到外公傢問診。媽媽說,美美可能是腸胃出現瞭問題,總是不吸收,加上面黃肌瘦,媽媽很擔心美美是不是得瞭小兒貧血或者什麼疾病,於是便來找外公看看。
外公看瞭美美幾分鐘,發現美美老是摳鼻孔,咬手指頭,便問媽媽美美的進食情況。媽媽說,美美以前總是吃得很香,雖然進食的時候會貪玩兒,但是一小碗的飯總是能吃完的。但是自從去瞭幼兒園上學之後,美美的食欲開始減退,有的時候吃小半碗就再不肯吃飯,吃一口飯有時候要咀嚼幾分鐘才肯咽下去,一副吃飯就很辛苦的樣子。老是咬手指頭,尤其是咬指甲。於是外公便問媽媽,美美可有腹痛、腹瀉的癥狀,媽媽連連點頭,說美美不時會捂著肚臍眼附近,說肚子痛。由於美美還小,說不清楚肚子痛的具體位置,於是媽媽就給她吃瞭點調理腸胃的藥。這時美美的腹痛不算劇烈,還不至於痛的哭出來。
外公說,美美不是貧血,而是患瞭蛔蟲癥,外公便讓媽媽回傢買點新鮮的絲瓜子放在鍋中炒香,給美美咀嚼,就可以消滅蛔蟲,增長食欲。但是外公提醒美美的媽媽,要註意讓美美養成科學衛生的生活習慣,因為蛔蟲多由手指、鼻孔等處進入腹腔,美美老是摳鼻子、咬手指可不行,容易讓細菌進入體內,對身體造成傷害。更重要的是,蛔蟲本身是一種會復發的疾病,因此,勤洗手,預防病從口入才是防治的根本。
媽媽按照外公的偏方,連續1個月給美美嚼絲瓜子,由於炒得香,美美也特別喜歡吃,因此,蛔蟲病有瞭很好的改善,美美開始正常進食瞭,並且媽媽聽從外公的提議,盡量讓美美養成好習慣,以杜絕瞭蛔蟲病的復發。
小兒蛔蟲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蛔蟲病,俗稱“蛔蟲”和“消食蟲”,是指蛔蟲寄居於人體小腸所引起的寄生蟲病。主要患者是2~8歲的兒童。主要傳染途徑是,蟲卵通過被污染瞭的食物、水、手指等,經口進入體內,同時蟲卵還可以通過飛揚的灰塵進入人體咽喉,進而吞下引起感染,可以引起膽道蛔蟲癥、蛔蟲性胰腺炎、闌尾炎或蛔蟲性肉芽腫等多種並發性疾病,對兒童的發育成長影響較大。
外公說,早在古代,中醫典籍《食物本草》便已經記載有絲瓜子關於治療蛔蟲的藥效,因為絲瓜子具有清熱、利水、通便、驅蟲的作用。外公說,蛔蟲病,傢長還有兩個方面需要多加註意:一個是,蛔蟲病初期病征不是特別明顯,因此傢長需要在平時對孩子多加觀察,一旦發現孩子臍周不定時出現反復疼痛,無壓痛及腹肌緊張,同時伴隨食欲減退、惡心、腹瀉或者便秘等癥狀,就要引起註意,給孩子吃點驅蟲的絲瓜子。如果孩子腹痛的情況非常嚴重,就要馬上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免出現闌尾炎或膽道蛔蟲癥等並發癥。第二個是,吃瞭絲瓜子並不代表傢長就能一勞永逸,孩子的蛔蟲病是有可能復發的。所以要保持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教育孩子做到飯前、便後及時洗手,養成健康科學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同時,外公還提醒,絲瓜子看似一道老少咸宜的小零食,制作簡單又方便,而且吃著香,但是食用絲瓜子也是有禁忌的。
中醫認為,絲瓜子寒涼,若患腳氣、虛脹的人,是不宜食用絲瓜子的。此外,對於那些脾胃虛弱的人和孕婦,絲瓜子都是需要忌諱,盡量少吃,不然,可能會引發腹瀉、嘔吐、腸出血的問題。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