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治療手足口病小偏方
【藥材】鮮荷葉2張,大米50克。
【做法】將荷葉切碎,大米煮成稀粥後,放入碎荷葉,再煮半個小時,即可加入少量食鹽,調味食用。
患者問診玉嬈今年3歲,在市內的第一幼兒園上課,正值小兒手足口病高發期,玉嬈的媽媽把玉嬈帶來找外公,說市內有幼兒園出現瞭手足口病要停課的案例,就希望外公能趕緊給玉嬈看看有無感染,好及時治理。
外公給玉嬈看瞭診,說玉嬈並無感染手足口病的跡象,但是卻屬於“高危”人群之一。玉嬈的母親一聽,很是著急。外公笑笑讓她別急。
外公解釋道,所謂的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其實隻是說得嚴重而已。手足口病其實並不如傢長們理解的那麼可怕。當然,倘若孩子真的染上瞭,及時地治療和密集地護理是必須的。其實,手足口病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一方面要從孩子的個人衛生抓起,將勤洗手、勤清潔的習慣基本落實到位之後,所謂的“高危”就是指孩子個體的身體狀況瞭。外公說,因為從中醫的角度上看,手足口病主要多發在脾胃虛弱、心肺不調的孩子身上。而玉嬈正是有脾胃雙虛、肺氣不宣的跡象,因此,外公認為,玉嬈需要及時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外公教瞭玉嬈媽媽一道偏方,很簡單,就是荷葉粥,取鮮荷葉兩張,切碎,和大米煮成稀粥,讓玉嬈常服多食,即可清除體內燥熱,健脾開胃,幫助心肺疏泄,有助於預防手足口病。
玉嬈的媽媽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每隔一天就讓玉嬈喝一次荷葉粥,果然,玉嬈身體好瞭,在手足口病高發期內沒有染病,連感冒咳嗽也沒有瞭。
手足口病病因和治療方法外公認為,手足口病屬於中醫學上“溫病”的范疇,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處,主要是因為小兒脾胃和心肺比較嬌嫩,免疫力相對低下,相對成人而言,更加容易感受疫毒時邪,因而得病。
從現代醫學上講,我們俗稱的“手足口病”,又稱為“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患者多數是5歲以下的兒童,主要癥狀是手、足、口腔等多個部位長出紅腫的皰疹,少數沒有及時得到適當治療而病情嚴重患兒還會出現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癥。
外公說,手足口病的主要預防是從小兒的個人衛生抓起,因為小孩整體抗菌力較弱,所以病毒容易從小兒的口鼻侵入體內,從而引起小兒身體不適,導致出現發熱、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如果邪毒入侵小孩的口舌,孩子的口腔裡就會長皰疹,使孩子感到口腔裡頭疼痛,容易流口水,但由於孩子不會表達,因此患兒多會出現不想吃東西的情緒,減少進食,又進一步降低瞭身體的抵抗力;如果邪毒入侵到四肢,孩子肢體上就會長皰疹;如果邪毒進一步影響到心肺等臟腑,就有可能會使孩子心肺功能受損,進而出現氣促、咳嗽、血瘀、神昏、抽搐等危重的癥狀。如果患兒得不到及時適當的治療,病情就會進一步惡化,還可能並發心肌炎、肺水腫、腦炎、腦膜炎等病癥,有引起死亡的可能。
因此,外公提醒傢長,無論是手足口病高峰期還是平日裡,都要註意孩子的口腔及鼻腔衛生,同時要培養孩子勤洗手、愛幹凈的好習慣。因為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大部分患兒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感染的,所以,註重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勤加清潔雙手,經常漱口,或者用幹凈的毛巾清潔鼻腔,是預防手足口病的第一步。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