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蠣子的營養價值_吃海蠣子的好處
海蠣子的屬性
1、科屬
海蠣子屬牡蠣科或燕蛤科,雙殼類軟體動物。
2、產地
海蠣子產於海水或咸淡水交界處,以食浮遊生物為生。盛產於大連,所以大連人說話口音也被稱為“海蠣子味”。山東海蠣子主要以養殖為主。
3、別名
海蠣子學名叫牡蠣,是海洋中常見的貝類,南粵稱“蠔”,閩南稱“蠣房”,北方漁民稱之為海蠣、石蠣。
4、簡介
海蠣子兩殼形狀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殼中部隆起;下殼附著於其他物體上,較大,頗扁,邊緣較光滑;兩殼的內面均白色光滑。兩殼於較窄的一端以一條有彈性的韌帶相連。殼的中部有強大的閉殼肌,用以對抗韌帶的拉力。殼微張時,藉纖毛的波浪狀運動將水流引入殼內(每小時流過的水量可達2~3加侖),濾食浮遊生物。
5、圖片
海蠣子的營養價值、吃海蠣子的好處
1、具有滋補強壯的功效。海蠣子含18種氨基酸、肝糖元、B族維生素、牛磺酸和鈣、磷、鐵、鋅等營養成分,常吃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2、海蠣子所含的牛磺酸、DHA、EPA是智力發育所需的重要營養素。糖元是人體內能量的儲備形式,能提高人的體力和腦力的活動效率,起到護腦、健腦作用。
3、海蠣子所含的碳酸鈣有收斂、制酸、止痛等作用,對胃酸過多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良好的治愈作用。
4、藥理學試驗研究表明,運用海蠣子殼增加體內的含鋅量,可提高機體的鋅鎘比值,有利於改善和防治高血壓,海蠣子所含的牛磺酸能降血脂、降血壓。
5、海蠣子含80%-95%的碳酸鈣、磷酸鈣及鎂、鋁、矽和氧化鐵等成份,性味咸、澀、涼,有平肝潛陽、滋陰安神、化痰固精止帶等功效。
6、臨床上常用它與龍骨、龜板、白芍等配伍,可用於治療陰虛陽亢所致的煩躁不安、心悸失眠、頭暈目眩及耳鳴等癥。
7、與浙貝、玄參等配伍,能軟堅以散結塊,適用於瘺癘、痰核等癥。
8、若與丹參、澤蘭、鱉甲等配伍還可治肝脾腫大。
9、若火煅可用於治療虛汗、遺精帶下、崩漏等癥。
吃海蠣子的最佳時間
十一月中旬一直到來年一月份,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是吃海蠣子最好的時節。新鮮的海蠣子,必須密閉,或者在你敲擊它的時候,就會自動關閉,這樣,在你剛剛開啟一枚海蠣子的時候,會看到浸潤著海蠣子肉的新鮮原汁,這原汁,其實就是海水。好的原汁,清澈,不渾濁,是海蠣子最佳的生長地。所以,一枚新鮮的海蠣子,如果浸潤在原汁中,即使開啟三天,也能保持鮮嫩。海蠣子最好的食用方式就是直接生吃,這樣才能品嘗到它真正的風味,一點檸檬汁,幾片抹瞭黃油的面包或者加瞭蔥的醋汁就足夠瞭。
海蠣子的選購方法
1、如果是購買新鮮海蠣子,要購買外殼完全封閉的海蠣子,不要挑選外殼已經張開的,殼色澤黑白明顯者為佳,去殼之後的肉完整豐滿,邊緣烏黑,肉質帶有光澤、有彈性。如果海蠣子韌帶處泛黃或者發白,則不新鮮。
2、如果是新鮮的生海蠣子肉是粘在殼上的,能看得出來,嚼的時候也是勁道的感覺,而解凍的海蠣子肉組裝的海蠣子則沒有新鮮海蠣子肉有味道。
3、煮熟的海蠣子,殼是稍微打開的,這表示煮之前是活的。如果是死後去煮,殼是緊閉的。因為活著的海蠣子,煮的時候有反應,故貝殼張開,而死的海蠣子在煮的時候是沒有反應的。
海蠣子的副作用
1、海蠣子不宜與糖、棗、玉米、魚同食,否則會降低人體對海蠣子所含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及引起人體不良反應等。
2、海蠣子與麻黃、吳茱萸、辛夷相克。海蠣子與啤酒同食易引發痛風。
3、虛而有寒者忌食。
4、脾虛者切忌生吃海蠣子肉。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