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食療偏方治療小兒疳積有奇效

【藥材】鴨梨和山楂各25克,大米100克。
【做法】鴨梨和山楂切丁去核,加入清水適量,煮成果醬,待大米煮成稀粥後,放入鴨梨和山楂制成的果醬,拌入冰糖,熟爛即可食用。
患者問診黃小姐是個新手媽媽,有一天找外公看診,抱著一歲半的女兒欣欣。黃小姐說,自己也不知道女兒到底是得瞭什麼病,老是吃東西胃口不佳,經常喝水,但還是口幹,而且日漸消瘦。
黃小姐說,自己懷疑孩子是不是患瞭蛔蟲,就給她吃瞭不少打蟲藥,但是吃下去之後,孩子反而更加不喜歡吃東西,老是摸著肚子說不舒服不想吃。
外公讓欣欣把舌頭伸出來看瞭一下,然後再做檢查,發現欣欣就是患瞭疳積,導致食欲不振,加上欣欣腸胃不和,胃氣老是上逆,導致食物消化不佳。
因此,外公給黃小姐介紹瞭鴨梨山楂粥這個偏方,做法很簡單,就是將鴨梨和山楂切丁制成果醬,拌到稀粥中,煮半個小時,放入冰糖,即可當小兒的主食,外公還說,此偏方除瞭在孩子患上疳積的時候食用之外,在平日裡,給小孩做鴨梨山楂粥當早餐,還能健脾開胃,提升小兒的消化能力,是對小孩子腸胃特別有益的一味偏方。
黃小姐按照外公的叮囑,讓欣欣多吃鴨梨山楂粥,吃瞭大約1周,欣欣明顯食欲大增,於是黃小姐還適當給孩子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結果欣欣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裡,體重明顯增加瞭,而且臉頰露出瞭紅嫩的血色,讓黃小姐和丈夫看著都很高興。
疳積的起因和治療疳積是一種由喂養不良、病後失調、慢性腹瀉、腸道寄生蟲等多種慢性疾患引起的一種病癥,患兒多數會出現消瘦、羸弱、納呆、口渴、煩躁等癥狀。中醫認為,造成小兒疳積的病因很多,主要是孩子臟腑嬌嫩,脾胃受損,氣液耗傷,邪毒內蘊,日久而成此病。主要出現在5周歲以下的幼弱小兒身上。
外公說,小兒疳積雖然發展緩慢,但是對小兒的影響很大,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形體消瘦,毛發稀疏,甚至會造成小兒貧血和各種營養缺失,嚴重妨礙小孩子的健康發育。
因此,外公建議傢長要在患兒的飲食上多加調理,一定不要讓孩子吃到生冷、性寒或者大補肥膩的食物。例如,羊肉、肥豬肉、大棗、栗子、柿子、西瓜等,就屬於患兒需要忌口的一類食品。
很多傢長會認為孩子形體消瘦,一定要多吃肉類,用羊肉、豬肉來滋補。但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孩子由於脾胃不健而造成疳積,如果進一步食用過於厚重的食材,就會增加孩子的脾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更加不利於病情的好轉。
因此,傢長應該給患有疳積的兒童多食用容易消化、正氣溫補的食材,例如山藥、瘦肉、桂圓、山楂等,既能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又能溫補中氣。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