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民間偏方中常用的中藥及其功效(二)
時間:2019-05-09 18:17:2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民間偏方中常用的中藥及其功效,如下:
【佩蘭】
佩蘭為菊科草本植物蘭草的莖味。性味甘、辛。含有揮發油等。具有化濕和中、解表祛暑的功效。適用於傷暑頭重、胸脘脹悶、食欲不振、口中甜膩、口臭等癥。
【砂仁】
砂仁為薑科草本植物陽春砂和縮砂的成熟種仁。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為龍腦、乙酸、龍腦酯、右旋樟腦、芳樟醇、橙花三烯等成分。具有消食開胃、行氣化濕、溫脾止瀉、溫胃止嘔、安胎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胎動不安等癥。
【白豆蔻】
白豆蔻為薑科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實。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等成分。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
【草豆蔻】
草豆蔻為薑科草本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種子。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等成分。具有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呃逆、寒溫吐瀉等癥。
【草果】
草果為薑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種子。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溫中燥濕、除痰截瘧、開鬱消食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冷痛、反胃、嘔吐、食積、痰飲、瘧疾等癥,還可增香調味。
【建曲】
建曲為多種藥物與麥麩、面粉的發酵制品。性味辛、甘,溫。含有維生素B、酶類、麥角、醇、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適用於飲食積滯、消化不良等癥。
【山楂】
山楂為薔薇科小喬木或灌木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實。性味酸、甘,微溫。含有黃酮類、甙類、有機酸、內酯、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脂肪等成分。具有消食化積、散瘀、化痰行氣的功效。適用於食積不化、瘀阻癥瘕、胸脅疼痛、痰飲、痢疾等癥。
【木香】
木香為菊科草本植物雲木香和川木香的根。性味辛、苦,溫。含有揮發油、生物堿、菊糖等成分。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胸脅脹痛、嘔吐、腹瀉、痢疾、裡急後重等癥。
【陳皮】
陳皮為蕓香科亞喬木植物橘柑的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溫。含有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行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噯氣、嘔吐、咳嗽、多痰等癥。
【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參的根。性味苦,微寒。含有丹參酮、丹參醇、維生素E等成分。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痛、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宮外孕、肝脾腫大、心絞痛、心煩不眠、瘡瘍腫毒等癥。
【川芎】
川芎為傘形科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莖。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生物堿、阿魏酸、酚性物質等成分。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頭痛、胸脅痛、經閉、腹痛、風濕痛、跌打損傷等癥。
【黃連】
黃連為毛茛科草本植物黃連和三角葉連的根莖。性味苦,寒。含有小檗堿、黃連堿、甲基黃連堿、棕櫚堿等多種生物堿,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肺結核、吐血、衄血、嘔惡、痢疾、腸炎、目赤腫痛、口舌生瘡、中耳炎、癰癤瘡瘍、黃水瘡等癥。
【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纏繞藤本植物金銀花的花蕾。性味甘,寒。含有綠原酸、黃酮類(本犀草素等)、肌醇、皂甙、鞣質、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肺炎、痢疾、癰腫、瘡瘍、丹毒等癥。
【銀柴胡】
銀柴胡為石竹科草本植物銀柴胡的根。性味甘,微寒。含有皂草甙類物質等成分。具有退虛熱、清疳熱的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疳積發熱等癥。
【側柏葉】
側柏葉為柏科喬木植物側柏的嫩枝和葉。性味苦、澀,微寒。含有揮發油(內含側柏酮、側柏烯等)、黃酮類、鞣質、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清熱涼血、止咳、生發的功效。適用於咳嗽痰中帶血、支氣管炎、衄血、吐血、便血、崩漏、關節炎等癥。
【艾葉】
艾葉為菊科草本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含有揮發油、鞣質、氯化鉀、微量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痛經、崩漏、胎動不安、關節酸痛、腹中冷痛、皮膚瘙癢等癥。
【紫蘇】
紫蘇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等的葉。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精氨酸、葡萄糖苷、紫蘇醛、丁香油酚等成分。具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等癥,並能解魚、蟹毒。
【菊花】
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性味甘、苦,涼。含有揮發油、膽堿、腺嘌呤、菊甙、氨基酸、黃酮類、微量維生素B1等成分。具有疏風、清熱、明日、解毒的功效。適用於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等癥。
【白礬】
白礬為明礬礦石經加工提煉而成的塊狀結晶體。性味酸、澀。含有硫酸鋁鉀等成分。具有祛痰、燥澀、止瀉、止血、解毒、殺蟲的功效。適用於癲癇、喉痛、痰壅、肝炎、黃疸、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子宮下垂、白帶、下痢、痔瘡、衄血、疥癬等癥。
【人參】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幹燥根。性味甘、微苦,平。含有人參皂甙、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揮發油、人參醇、人參酸、植物甾醇、膽堿、氨基酸、肽類、果糖、麥芽糖、蔗糖、人參三糖、果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泛酸等成分。白參類具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之功效。適用於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虛咳喘促、陰虛盜汗、驚悸健忘、眩暈頭痛、婦女崩漏、產後暴脫、久虛不復等癥。紅參類具有大補元氣、補陽固脫、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脾腎虛寒、真陽衰弱、中氣不足、四肢欠溫、自汗暴脫、脾虛泄瀉、陽痿遺精、尿頻遺尿、消渴等癥。
【山藥】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幹根莖。性味甘,平。含有皂甙、黏液質、膽堿、淀粉、糖蛋白和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植物酸等成分。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效。適用於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癥。
【三七】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性味甘、微苦,溫。含有皂甙、五加皂甙等成分。具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適用於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產後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等癥。
【甘草】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莖。性味甘,平。含有三萜皂甙、甘草酸、還原糖、淀粉、膠質等成分。具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炙用,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等癥。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等癥。
【烏梅】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的果實。性味酸,溫。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糖類、谷甾酸、蠟樣物質、齊墩果酸樣物質等成分。具有收斂生津、安蛔驅蟲的功效。適用於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牛皮癬等癥。
【何首烏】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性味苦、甘、澀,微溫。含有葸醌類、大黃素甲醚、大黃酚蒽酮、淀粉、脂肪、卵磷脂等成分,具有補肝、益腎、益血、祛風的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虧、須發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漏、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痔疾等癥。
【黃芪】
黃芪為豆科植物黃芪和內蒙黃芪的根。性味苦,微溫。含有多種氨基酸、苦味素、膽堿、甜菜堿、葉酸、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質等成分。生用,具有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潰或潰久不斂等癥。炙用,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漏、氣衰血虛等癥。
【當歸】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甘、辛,溫。皂化部分中含棕櫚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不飽和油酸、亞油酸,不皂化部分中含β-谷甾醇等成分。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秘、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打損傷等癥。
【肉蓯蓉】
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迷肉蓯蓉等帶鱗葉的肉質莖。性味甘、酸、咸,溫。含有微量生物堿等成分。具有補腎、潤燥、滑腸的功效。適應於男子陽痿、女子不孕、帶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等癥。
【白果】
白果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成熟種子。性味甘、苦、澀,平。含有少量氰甙、赤黴素,內胚乳中還分離出兩種核糖核酸酶,種皮含有毒成分如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等。具有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的功效。適用於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淋病、小便頻數等癥。
【赤小豆】
赤小豆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性味甘、酸,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等成分。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等癥。
【枸杞子】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和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性味甘,平。含有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煙酸、抗壞血酸、β-谷甾醇、亞油酸等成分。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痰、消渴、遺精等癥。
【蓽茇】
蓽茇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未成熟果穗。性味辛,熱。含有胡椒堿、棕櫚酸、四氫胡椒酸、芝麻素等成分。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脘腹冷痛、嘔吐吞酸、腸鳴泄瀉、冷痢、陰疝、頭痛、鼻淵、牙痛等癥。
【菟絲子】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和大菟絲子的種子。性味辛、甘,平。含有樹脂、甙、糖類等成分。具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腰膝酸痛、遺精、消渴、尿有餘瀝、目暗等癥。
【檳榔】
檳榔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性味苦、辛,溫。含有生物堿、縮合鞣質、脂肪、檳榔紅色素等成分。具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適用於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等癥。
【薏苡仁】
薏苡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性味甘、淡,涼。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少量維生素B族、氨基酸、薏苡素、三萜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於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濁、白帶等癥。
【天麻】
天麻為蘭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塊莖。性味甘,平。含有香英蘭醇、香英蘭醛、維生素A類物質、結晶性中性物質及微量生物堿、黏液質等成分。具有熄風、定驚的功效。適用於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小兒驚癇動風等癥。
【白芍】
白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根。性味苦,平、微寒。含有芍藥甙、苯甲酸、揮發油、脂肪油、樹脂、鞣質、糖、淀粉黏液質、蛋白質、卜谷甾醇和三萜類等成分。四川產者含酸性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適用於胸脅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癥。
【牡丹皮】
牡丹皮為毛茛科草本植物牡丹的根皮。性葉苦、辛,微溫。含有牡丹酚原甙(易被酶解為牡丹酚和牡丹酚甙)、揮發油(芍藥油),植物甾醇、苯甲酸、生物堿等成分。適用於熱入血分發斑、驚癇、嘔吐、便血、骨蒸勞熱、經閉、癰瘍等癥。
【胖大海】
胖大海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種子。性味甘、淡,涼。種子的外層含西黃芪膠黏素,果皮含半乳糖等成分。具有清熱、潤肺、利咽、解毒的功效。適用於幹咳無痰、喉痛音啞、骨蒸內熱、吐衄下血、目炎、痔瘡瘺管等癥。
【鬱金】
鬱金為薑科植物薑黃、莪術的塊根。性味辛、苦,平。含有揮發油、薑黃素、脫甲氧基薑黃素、雙脫甲氧基薑黃素、薑黃酮、芳基薑黃酮等成分。具有行氣解鬱、涼血破瘀的功效。適用於胸腹脅諸痛、癲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等癥。
【黨參】
黨參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的根。性味甘,平。含有皂甙、微量生物堿、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黏液質、樹脂等成分。具有補中、益氣、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等癥。
【明黨參】
明黨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性味甘、微苦,涼。含有少量揮發油、多量淀粉等成分。具有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痰火咳嗽、喘逆、頭暈、嘔吐、目赤、白帶、疔毒瘡瘍等癥。
【銀耳】
銀耳為銀耳科植物銀耳的子實體。性味,甘、淡,平。含有蛋白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B族、脂肪、粗纖維等成分。具有清肺熱、益脾胃、滋陰、生津、益氣活血、潤腸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幹咳、胃腸燥熱、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癥。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是其寄生主蝙蝠蛾科昆蟲蝙蝠蛾等的幼蟲屍體的復合體。性味甘,溫。含有脂肪、粗蛋白、粗纖維、糖類、蟲草酸、冬蟲夏草素、維生素B12等成分。具有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痰飲咳嗽、虛喘癆嗽、咯血、自汗、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久虛不復等癥。
【茯苓】
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菌核。性味甘、淡,平。含有β-茯苓酸、β-羥基羊毛甾三烯酸、樹脂、甲殼質、蛋白質、脂肪、甾醇、卵磷旨、葡萄糖、膽堿、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成分。具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
【香附子】
香附子為莎草科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莖。性味辛、微苦,平。含有揮發油、脂肪酸、酚性物質等成分。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適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痛經、月經不調、肝鬱積食等癥。
【酸棗仁】
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種子。性味甘,平。含有多量脂肪油、蛋白質、甾醇、三萜化合物、酸棗皂甙、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功效。適用於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等癥。
【白花蛇】
白花蛇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除去內臟的幹燥全體。性味甘、咸,有毒。含有蛋白質、脂肪、皂甙、蛇毒等成分。具有祛風、通絡定驚的功效。適用於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破傷風、痙攣抽搐、驚厥、皮膚頑癬、瘰癧癰疽、惡瘡等癥。
【脆蛇】
脆蛇為蛇蜥科動物脆蛇晰的全體。性味甘,平。具有散瘀、祛風、消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麻風等癥。
【澤瀉】
澤瀉為澤瀉科草本植物澤瀉的根。性味甘、淡,寒。含有揮發油(內含糖醛)、生物堿、澤瀉醇、植物甾醇、天門冬素、樹脂、蛋白質、有機酸淀粉等成分。具有利水滲濕瀉熱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尿路感染、水腫痰飲、眩暈等癥。
【芡實】
芡實為睡蓮科水生草本植物芡實的成熟種仁。性味甘、澀,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核、黃素、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補腎固精、健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效。適用於遺精、白帶、遺尿、尿頻、泄瀉等癥。
【佩蘭】
佩蘭為菊科草本植物蘭草的莖味。性味甘、辛。含有揮發油等。具有化濕和中、解表祛暑的功效。適用於傷暑頭重、胸脘脹悶、食欲不振、口中甜膩、口臭等癥。
【砂仁】
砂仁為薑科草本植物陽春砂和縮砂的成熟種仁。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為龍腦、乙酸、龍腦酯、右旋樟腦、芳樟醇、橙花三烯等成分。具有消食開胃、行氣化濕、溫脾止瀉、溫胃止嘔、安胎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胎動不安等癥。
【白豆蔻】
白豆蔻為薑科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實。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等成分。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
【草豆蔻】
草豆蔻為薑科草本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種子。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等成分。具有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呃逆、寒溫吐瀉等癥。
【草果】
草果為薑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種子。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溫中燥濕、除痰截瘧、開鬱消食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冷痛、反胃、嘔吐、食積、痰飲、瘧疾等癥,還可增香調味。
【建曲】
建曲為多種藥物與麥麩、面粉的發酵制品。性味辛、甘,溫。含有維生素B、酶類、麥角、醇、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適用於飲食積滯、消化不良等癥。
【山楂】
山楂為薔薇科小喬木或灌木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實。性味酸、甘,微溫。含有黃酮類、甙類、有機酸、內酯、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脂肪等成分。具有消食化積、散瘀、化痰行氣的功效。適用於食積不化、瘀阻癥瘕、胸脅疼痛、痰飲、痢疾等癥。
【木香】
木香為菊科草本植物雲木香和川木香的根。性味辛、苦,溫。含有揮發油、生物堿、菊糖等成分。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胸脅脹痛、嘔吐、腹瀉、痢疾、裡急後重等癥。
【陳皮】
陳皮為蕓香科亞喬木植物橘柑的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溫。含有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行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噯氣、嘔吐、咳嗽、多痰等癥。
【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參的根。性味苦,微寒。含有丹參酮、丹參醇、維生素E等成分。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痛、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宮外孕、肝脾腫大、心絞痛、心煩不眠、瘡瘍腫毒等癥。
【川芎】
川芎為傘形科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莖。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生物堿、阿魏酸、酚性物質等成分。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頭痛、胸脅痛、經閉、腹痛、風濕痛、跌打損傷等癥。
【黃連】
黃連為毛茛科草本植物黃連和三角葉連的根莖。性味苦,寒。含有小檗堿、黃連堿、甲基黃連堿、棕櫚堿等多種生物堿,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肺結核、吐血、衄血、嘔惡、痢疾、腸炎、目赤腫痛、口舌生瘡、中耳炎、癰癤瘡瘍、黃水瘡等癥。
【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纏繞藤本植物金銀花的花蕾。性味甘,寒。含有綠原酸、黃酮類(本犀草素等)、肌醇、皂甙、鞣質、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肺炎、痢疾、癰腫、瘡瘍、丹毒等癥。
【銀柴胡】
銀柴胡為石竹科草本植物銀柴胡的根。性味甘,微寒。含有皂草甙類物質等成分。具有退虛熱、清疳熱的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疳積發熱等癥。
【側柏葉】
側柏葉為柏科喬木植物側柏的嫩枝和葉。性味苦、澀,微寒。含有揮發油(內含側柏酮、側柏烯等)、黃酮類、鞣質、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清熱涼血、止咳、生發的功效。適用於咳嗽痰中帶血、支氣管炎、衄血、吐血、便血、崩漏、關節炎等癥。
【艾葉】
艾葉為菊科草本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含有揮發油、鞣質、氯化鉀、微量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痛經、崩漏、胎動不安、關節酸痛、腹中冷痛、皮膚瘙癢等癥。
【紫蘇】
紫蘇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等的葉。性味辛,溫。含有揮發油、精氨酸、葡萄糖苷、紫蘇醛、丁香油酚等成分。具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等癥,並能解魚、蟹毒。
【菊花】
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性味甘、苦,涼。含有揮發油、膽堿、腺嘌呤、菊甙、氨基酸、黃酮類、微量維生素B1等成分。具有疏風、清熱、明日、解毒的功效。適用於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等癥。
【白礬】
白礬為明礬礦石經加工提煉而成的塊狀結晶體。性味酸、澀。含有硫酸鋁鉀等成分。具有祛痰、燥澀、止瀉、止血、解毒、殺蟲的功效。適用於癲癇、喉痛、痰壅、肝炎、黃疸、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子宮下垂、白帶、下痢、痔瘡、衄血、疥癬等癥。
【人參】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幹燥根。性味甘、微苦,平。含有人參皂甙、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揮發油、人參醇、人參酸、植物甾醇、膽堿、氨基酸、肽類、果糖、麥芽糖、蔗糖、人參三糖、果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泛酸等成分。白參類具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之功效。適用於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虛咳喘促、陰虛盜汗、驚悸健忘、眩暈頭痛、婦女崩漏、產後暴脫、久虛不復等癥。紅參類具有大補元氣、補陽固脫、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脾腎虛寒、真陽衰弱、中氣不足、四肢欠溫、自汗暴脫、脾虛泄瀉、陽痿遺精、尿頻遺尿、消渴等癥。
【山藥】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幹根莖。性味甘,平。含有皂甙、黏液質、膽堿、淀粉、糖蛋白和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植物酸等成分。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效。適用於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癥。
【三七】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性味甘、微苦,溫。含有皂甙、五加皂甙等成分。具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適用於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產後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等癥。
【甘草】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莖。性味甘,平。含有三萜皂甙、甘草酸、還原糖、淀粉、膠質等成分。具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炙用,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等癥。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等癥。
【烏梅】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的果實。性味酸,溫。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糖類、谷甾酸、蠟樣物質、齊墩果酸樣物質等成分。具有收斂生津、安蛔驅蟲的功效。適用於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牛皮癬等癥。
【何首烏】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性味苦、甘、澀,微溫。含有葸醌類、大黃素甲醚、大黃酚蒽酮、淀粉、脂肪、卵磷脂等成分,具有補肝、益腎、益血、祛風的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虧、須發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漏、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痔疾等癥。
【黃芪】
黃芪為豆科植物黃芪和內蒙黃芪的根。性味苦,微溫。含有多種氨基酸、苦味素、膽堿、甜菜堿、葉酸、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質等成分。生用,具有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潰或潰久不斂等癥。炙用,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漏、氣衰血虛等癥。
【當歸】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甘、辛,溫。皂化部分中含棕櫚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不飽和油酸、亞油酸,不皂化部分中含β-谷甾醇等成分。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秘、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打損傷等癥。
【肉蓯蓉】
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迷肉蓯蓉等帶鱗葉的肉質莖。性味甘、酸、咸,溫。含有微量生物堿等成分。具有補腎、潤燥、滑腸的功效。適應於男子陽痿、女子不孕、帶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等癥。
【白果】
白果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成熟種子。性味甘、苦、澀,平。含有少量氰甙、赤黴素,內胚乳中還分離出兩種核糖核酸酶,種皮含有毒成分如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等。具有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的功效。適用於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淋病、小便頻數等癥。
【赤小豆】
赤小豆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性味甘、酸,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等成分。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等癥。
【枸杞子】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和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性味甘,平。含有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煙酸、抗壞血酸、β-谷甾醇、亞油酸等成分。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痰、消渴、遺精等癥。
【蓽茇】
蓽茇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未成熟果穗。性味辛,熱。含有胡椒堿、棕櫚酸、四氫胡椒酸、芝麻素等成分。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脘腹冷痛、嘔吐吞酸、腸鳴泄瀉、冷痢、陰疝、頭痛、鼻淵、牙痛等癥。
【菟絲子】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和大菟絲子的種子。性味辛、甘,平。含有樹脂、甙、糖類等成分。具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腰膝酸痛、遺精、消渴、尿有餘瀝、目暗等癥。
【檳榔】
檳榔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性味苦、辛,溫。含有生物堿、縮合鞣質、脂肪、檳榔紅色素等成分。具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適用於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等癥。
【薏苡仁】
薏苡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性味甘、淡,涼。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少量維生素B族、氨基酸、薏苡素、三萜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於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濁、白帶等癥。
【天麻】
天麻為蘭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塊莖。性味甘,平。含有香英蘭醇、香英蘭醛、維生素A類物質、結晶性中性物質及微量生物堿、黏液質等成分。具有熄風、定驚的功效。適用於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小兒驚癇動風等癥。
【白芍】
白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根。性味苦,平、微寒。含有芍藥甙、苯甲酸、揮發油、脂肪油、樹脂、鞣質、糖、淀粉黏液質、蛋白質、卜谷甾醇和三萜類等成分。四川產者含酸性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適用於胸脅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癥。
【牡丹皮】
牡丹皮為毛茛科草本植物牡丹的根皮。性葉苦、辛,微溫。含有牡丹酚原甙(易被酶解為牡丹酚和牡丹酚甙)、揮發油(芍藥油),植物甾醇、苯甲酸、生物堿等成分。適用於熱入血分發斑、驚癇、嘔吐、便血、骨蒸勞熱、經閉、癰瘍等癥。
【胖大海】
胖大海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種子。性味甘、淡,涼。種子的外層含西黃芪膠黏素,果皮含半乳糖等成分。具有清熱、潤肺、利咽、解毒的功效。適用於幹咳無痰、喉痛音啞、骨蒸內熱、吐衄下血、目炎、痔瘡瘺管等癥。
【鬱金】
鬱金為薑科植物薑黃、莪術的塊根。性味辛、苦,平。含有揮發油、薑黃素、脫甲氧基薑黃素、雙脫甲氧基薑黃素、薑黃酮、芳基薑黃酮等成分。具有行氣解鬱、涼血破瘀的功效。適用於胸腹脅諸痛、癲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等癥。
【黨參】
黨參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的根。性味甘,平。含有皂甙、微量生物堿、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黏液質、樹脂等成分。具有補中、益氣、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等癥。
【明黨參】
明黨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性味甘、微苦,涼。含有少量揮發油、多量淀粉等成分。具有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痰火咳嗽、喘逆、頭暈、嘔吐、目赤、白帶、疔毒瘡瘍等癥。
【銀耳】
銀耳為銀耳科植物銀耳的子實體。性味,甘、淡,平。含有蛋白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B族、脂肪、粗纖維等成分。具有清肺熱、益脾胃、滋陰、生津、益氣活血、潤腸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幹咳、胃腸燥熱、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癥。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是其寄生主蝙蝠蛾科昆蟲蝙蝠蛾等的幼蟲屍體的復合體。性味甘,溫。含有脂肪、粗蛋白、粗纖維、糖類、蟲草酸、冬蟲夏草素、維生素B12等成分。具有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痰飲咳嗽、虛喘癆嗽、咯血、自汗、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久虛不復等癥。
【茯苓】
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菌核。性味甘、淡,平。含有β-茯苓酸、β-羥基羊毛甾三烯酸、樹脂、甲殼質、蛋白質、脂肪、甾醇、卵磷旨、葡萄糖、膽堿、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成分。具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
【香附子】
香附子為莎草科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莖。性味辛、微苦,平。含有揮發油、脂肪酸、酚性物質等成分。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適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痛經、月經不調、肝鬱積食等癥。
【酸棗仁】
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種子。性味甘,平。含有多量脂肪油、蛋白質、甾醇、三萜化合物、酸棗皂甙、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功效。適用於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等癥。
【白花蛇】
白花蛇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除去內臟的幹燥全體。性味甘、咸,有毒。含有蛋白質、脂肪、皂甙、蛇毒等成分。具有祛風、通絡定驚的功效。適用於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破傷風、痙攣抽搐、驚厥、皮膚頑癬、瘰癧癰疽、惡瘡等癥。
【脆蛇】
脆蛇為蛇蜥科動物脆蛇晰的全體。性味甘,平。具有散瘀、祛風、消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麻風等癥。
【澤瀉】
澤瀉為澤瀉科草本植物澤瀉的根。性味甘、淡,寒。含有揮發油(內含糖醛)、生物堿、澤瀉醇、植物甾醇、天門冬素、樹脂、蛋白質、有機酸淀粉等成分。具有利水滲濕瀉熱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尿路感染、水腫痰飲、眩暈等癥。
【芡實】
芡實為睡蓮科水生草本植物芡實的成熟種仁。性味甘、澀,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核、黃素、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補腎固精、健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效。適用於遺精、白帶、遺尿、尿頻、泄瀉等癥。
閱讀全文
上壹篇:食療偏方中常用的畜類和禽類食品
下壹篇:治療蕁麻疹驗方偏方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