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時鹽放多瞭怎麼辦
二、煲湯的秘訣
- 1. 煲湯肉類應先以冷水浸泡後氽燙2. 煲湯藥材需沖洗3. 怎樣加水有學問4. 細火慢燉,但也不宜過久
- 1. 食材2. 炊具3. 火候4. 配水
煲湯時鹽放多瞭怎麼辦
1、加入面粉或大米
找一塊幹凈的紗佈或者抹佈(一定要消過毒的哦,食品級的最好啦),包上兩茶匙的生粉或者面粉、大米都行,放在“鹽湯”裡攪拌煮一下,鹽分就會被吸收進去,湯自然就變淡瞭,如此,一鍋好湯可以出鍋瞭。
2、加入熟雞蛋
雞蛋很吸鹽的,平時我們炒雞蛋的時候,菜是甜的,但是雞蛋就已經很咸瞭,所以,用煮熟的雞蛋放在鍋裡吸一會也能讓湯味變淡。雞蛋黃的效果更好瞭。
3、加入土豆
湯要是咸瞭,可以把土豆去皮切成片,然後一片一片的往鍋裡放,放一片等一分鐘,嘗嘗湯味,如不行繼續放第二片,知道湯味合適為止。土豆片不要切的太薄瞭,煮爛瞭就撈不出來瞭。這個方法主要是因為土豆非常的能吸鹽分,並且還不會損壞原湯的味道。
4、加入糖
可以放一塊糖進去,等一開始溶化就可取出,糖也能吸去多餘的鹽分。同樣,如果一次不成,可進行第二次、第三次。
5、加入番茄或豆腐
做菜或做湯時,如果做咸瞭,放入適量番茄或者豆腐,可以減輕咸味。
煲湯的秘訣
1、煲湯肉類應先以冷水浸泡後氽燙
買回來的肉,切適當大小放入盆中,置於水槽中以流動的水沖洗,除瞭可以去除血水外,還有去腥、去雜質、讓肉松軟的作用,沖凈之後應浸泡約1小時。之後入沸水中氽燙,更可去除殘留的血水和異味,也能消除部分脂肪,避免湯過於油膩。
2、煲湯藥材需沖洗
中藥材的制作,多會經過幹燥、曝曬與保存,可能會蒙上一些灰塵與雜質。使用前,最好以冷水稍微沖洗一下,但千萬不可沖洗過久,以免流失藥材中的水溶性成分。此外,中藥材一次不要買太多,免得用不完,放久後發黴走味。
3、怎樣加水有學問
這可是煲湯的關鍵。研究發現,原料與水分別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湯,湯的色澤、香氣、味道大有不同,結果以1∶1.5時最佳。對湯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此時湯中氨態氮(該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於用水較少時。這是因為水的加入量過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沒,影響瞭湯中營養成分的濃度。隨著加水量的增加,湯中氨態氮被稀釋後濃度會有所下降。但是,湯中鈣、鐵的含量以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
4、細火慢燉,但也不宜過久
煲湯雖然需要長時間以慢火熬煮,但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大多數湯品以1~2小時為宜,肉類則以2~3小時為最能熬煮出新鮮風味。若使用葉菜類為主,就更不宜煮太久。
煲湯的四大要素
1、食材
新鮮並不是傳統的“肉吃現殺,魚吃跳”的新鮮。這裡所說的鮮,是指魚、畜、禽殺死後3-5小時,此時魚、畜或禽肉的各種酶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人體易於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2、炊具
制鮮湯以陳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傳熱的石英、長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經過高溫燒制而成。其通氣性、吸附性好,還具有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煨制鮮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傳遞給內部原料,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湯的滋味鮮醇,食品質地越酥爛。
3、火候
煨湯火候的要訣是大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可使食物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盡可能地溶解出來,使湯鮮醇味美。隻有用小火長時間慢燉,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濃醇。
4、配水
原則上,煲湯時加水應以浸過所有食材為原則,使用牛、羊肉等食材時,水面一定要超過食材。切記最好不要中途加水,以免稀釋掉食材原有的鮮味。如果必須要加水,也應加熱水。時間要得當。煲湯雖然需要長時間以慢火熬煮,但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大多數湯品以1~2小時為宜,肉類則以2~3小時最能熬煮出新鮮風味。若使用葉菜類為主材,就更不宜煮太久。
-
2
-
8
-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