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治療靜脈曲張型腿疼偏方

治療靜脈曲張型腿疼偏方

時間:2019-05-09 19:05: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治療靜脈曲張型腿疼偏方,如下:

郝某,女,81歲,左小腿靜脈曲張數年,腫脹疼痛2年餘,加重半月,來診時已無法獨立行走,疼痛劇烈,癥見膝蓋內下方有一直徑約3公分大小血管隆起,拒按,小腿內後側有多處蚯蚓狀靜脈曲張,小腿及足踝部水腫,局部顏色變暗,有困、重、怕冷感,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無力。

處方:麻黃8g,附子12g,細辛8g,白芍40g,甘草10g,當歸12g,丹參10g,雞血藤15g,牛膝10g,桃仁6g,紅花6g。服藥一周諸癥大輕,已能獨立行走。守方月餘疼痛及膝蓋下血管隆起消失,小腿內後側蚯蚓狀靜脈曲張基本痊愈。

按語:下肢靜脈曲張多見於中老年人,好發於小腿,單側出現或雙側均有,常見表現有蚯蚓樣血管突起,伴有局部稍大團狀血管隆起,顏色變暗,有疼痛、困重、怕冷感。此病多由於熱天腿趟冰水,或臥冰地休息,或天冷衣著單薄,或年齡大,陽虛體質,復感外寒引起,總之“局部受寒,寒凝血瘀"是此病的主要病機。

此方乃麻黃附子細辛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活血化瘀藥組成,麻附辛三味是溫通藥中之猛將,麻黃溫中兼散(寒邪),又可利水(有水腫),附子為溫陽第一要藥,為活血提供動力支持,並可散寒止疼,細辛味辛,有走竄之性,通絡之力,無藥能敵,三藥共奏溫(陽)、通(陽),散(寒),利(水),助活(血)之功,故為君藥;芍藥甘草湯,緩急止疼治標,並可酸甘化陰,防麻附辛燥熱傷津,為臣藥;歸、丹、雞、桃、紅養血活血以佐助;牛膝引藥到下肢,並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止痹痛之用,為使藥。全方共奏溫陽、散寒、祛瘀、活血、養血、利水、通絡、止疼之功,因方對其證,故療效自佳!

有成方,無成病,臨證如病有變化,或兼證不同,或體質差異等變化時,此方可大膽變化加減,我想告訴您的隻是一種治病思路而已,而並非一個妙方!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