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民間治療盜汗偏方大全

民間治療盜汗偏方大全

時間:2019-05-10 09:37:1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中醫認為,自汗、盜汗是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癥,多與心悸、失眠、眩暈、耳鳴等病癥同時並見,也是虛勞,癆瘵、失血,婦人產後血虛等病癥中的一個常見癥狀。
中藥偏方:2種中藥偏方治自汗、盜汗
【偏方一:牡蠣散】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原料:生黃芪、麻黃根各12克,鍛牡蠣15克(先煎),浮小麥30~4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2次,不拘時候。
功效:固表止汗。適用於身體虛弱,衛外之氣不足,表虛不固,體常出汗之自汗、盜汗。
【偏方二:柏子仁丸】
來源:《成方切用》。
原料:柏子仁90克,黨參(或人參)、白術、半夏、五味子、鍛牡蠣(先煎)、麻黃根各30克,麥麩15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棗肉為丸,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每日2~3次,米湯送下。
功效:本方主治陰虛盜汗,癥見陰虛煩躁、夜難入睡,睡時則盜汗出,舌質微紅,脈細而數。
外用偏方:2種外用偏方治自汗、盜汗
【偏方一:臍部敷藥法】
取等量五倍子、煅龍骨粉,用冷開水調成糊狀,敷臍部,外用紗佈固定,每日1次。用於盜汗。
【偏方二:胸部敷藥法】
鬱金30克、五倍子9克,研成細末。取10克細末,用適量蜂蜜調成膏,晚上敷於兩乳頭上,外用紗佈覆蓋,膠佈固定,每日1次。用於自汗。
生活偏方:2種生活偏方治自汗、盜汗
【偏方一:自我按摩法】
每日早晚用拇指用力按壓足三裡穴(外膝眼下直下四橫指,脛骨外緣一橫指處)5~10分鐘。適用於自汗。
【偏方二:泡浴法】
自汗多是由於體質虛弱,邪氣侵入造成的。可以采用連心芭樂葉加食鹽泡澡的方法治療。具體方法是:用帶葉的芭樂葉1把,加1勺食鹽,10碗水放在鍋裡,用中火煮15分鐘左右,之後倒入浴盆,加水到可以泡澡的量為止,然後用這個水泡澡15分鐘,每天1次。連續泡1個星期左右即可見效。為瞭鞏固效果,可以以後每個星期泡2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