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與什麼相克
二、山藥的做法三、山藥的功效作用
山藥與什麼相克
1、山藥與什麼相克
山藥與鯽魚相克:山藥具有補益脾胃、益肺滋腎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癥。服用山藥時,不宜食用鯽魚。同食會產生不良反應。山藥與豬肝相克,山藥富維生素c,豬肝中含銅、鐵、鋅等金屬微量元素,維生素c遇金屬離子,則加速氧化而破壞,降低瞭營養價值,故食豬肝後,不宜食山藥。山藥與黃瓜、南瓜不宜同食:黃瓜中含維生素c分解酶,若山藥同食,維生素c則被分解破壞。
山藥與海味相克:一般海味(包括魚蝦蟹藻類)除含鈣、鐵、磷、碘等礦物質外,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山楂、石榴等水果,都含有鞣酸,若混合食用會化合成鞣酸蛋白,這種物質有收斂作用,會形成便秘,增加腸內毒物的吸收,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2、哪些人不能吃山藥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山藥屬根莖類食物,淀粉量較高,如果過多食用反而不會降低血糖,而會導致血糖升高。愛吃火鍋的人在吃火鍋時,加上麻辣小料的作用,使性平的山藥帶有一定的熱性,容易讓人上火,因此,在吃火鍋時,最好少吃山藥。藥中含有的薯蕷皂苷成分在人體內可以合成荷爾蒙,如睪丸激素和雌性激素。因此,對於男性患有前列腺癌、女性患有乳腺癌的病人來說都不宜食用。山藥中含有豐富的淀粉,它對於患有胸腹脹滿、大便幹燥、便秘者最好少吃,待這些癥狀緩解後可以再食用山藥。
3、山藥如何挑選
從外表上看,皮膚比較光滑的是脆山藥,適合炒著吃;若是燉湯或做甜品菜建議選擇面山藥,口感會甜糯、飽滿,面山藥的特征是身上麻點多、須多且順溜。頭上帶一點彎曲,顏色是棕黃色;或是莖幹筆直,質地堅實;再或是呈小手的形狀都是好的山藥。若是有突起的疙瘩,口感可能會稍硬一些。買的時候可以掰開一點外皮,或者看山藥切斷面,肉質呈白色,汁液黏稠的就是新鮮山藥;被凍過的山藥切開後,裡面肉色發紅如鐵銹,而且有硬心,汁液像水。
山藥的做法
1、清炒山藥木耳,水發木耳摘洗幹凈,撕成小塊,焯水1分鐘撈出投涼備用;坐鍋加植物油燒熱,下蔥薑絲爆香,倒入蠔油山藥和木耳,烹入料酒,撒上精鹽翻炒均勻,勾薄芡,放味精,淋明油出鍋裝盤。
2、糖醋山藥,熱鍋倒入適量油,放山藥丁,煎至各面均上色,撈起備用。放入薑末、蒜末、辣椒末炒香,再加入切丁的雞胸肉及糖醋醬拌炒至入味。
3、紅棗山藥雞湯,將雞肉放入水中川燙,川燙完將雞肉放入鍋中,並將水加至七分滿,並放入切好的薑片及紅棗,最後放入米酒,水滾後關小火煮約30分鐘,最後將山藥放入鍋中,煮約10-15分鐘即可。
4、山藥紅棗排骨湯,排骨用滾水汆燙去血水洗凈,紅棗洗凈,山藥削皮切塊,將排骨、紅棗、薑片放電鍋內鍋,水加7分滿,外鍋3杯水,將排骨蒸軟爛。將鍋子移至瓦斯爐上,放入山藥煮滾8分鐘,加入調味料即可。
山藥的功效作用
1、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2、滋腎益精,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癥,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
4、降低血糖,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5、延年益壽,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6、抗肝昏迷具有鎮靜作用,可來抗肝昏迷。
-
8
-
1